文章解析

qián
shào
huà
·
·
lán
tíng

朝代:宋作者:周紫芝浏览量:1
shì
kōng
qiān
zǎi
céng
yǒu
ruò
rén
zhǐ
yīng
yān
shù
biàn
便
shì
yǒng
chūn

译文

往事过去已空自流逝千年,哪里还能有那样的人呢。只应该在这烟雾缭绕的树林间,就是当年永和年间的春光啊。

逐句剖析

"事去空千载":往事过去已空自流逝千年,

"何曾有若人":哪里还能有那样的人呢。

"只应烟树里":只应该在这烟雾缭绕的树林间,

"便是永和春":就是当年永和年间的春光啊。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题钱少愚四画·兰亭》是北宋末周紫芝所作的一首五言绝句。诗歌围绕兰亭展开,前两句“事去空千载,何曾有若人”感慨兰亭往事已过千年,当年的人已不复存在;后两句“只应烟树里,便是永和春”则将画中烟树景象与东晋永和年间兰亭雅集的春日风光相联系。表达了对往昔兰亭盛事的追怀与感怀,语言简洁蕴藉,情感含蓄深沉。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南宋文学家

周紫芝(1082~1155?),宋代文学家。字少隐,自号竹坡居士,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绍兴进士,历任枢密院编修官、右司员外郎。绍兴二十一年出知兴国军,后退隐庐山。早年生活于社会下层,又目睹靖康战乱,饱尝流离之苦,因此有一部分反映民间疾苦与国家兴亡的纪实诗篇,但更多诗则是描写隐居闲适生活以及交游唱和。其诗在南宋初诗歌中较为独特。其词早年学习晏几道,清丽婉曲,后期自为一格。著有《太仓稊米集》《竹坡诗话》《竹坡词》等。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事去空千载”,开篇即点出时间的流逝。兰亭雅集已是千年前的往事,“空”字既写出时光的无情,也暗含着诗人面对岁月变迁的怅然,为全诗奠定了深沉的基调。“何曾有若人”,承接上句,由时间转向人事。当年参与兰亭集会的贤才雅士早已不在,“何曾有”三字带着淡淡的反问,既感叹往昔人物的消逝,也流露出对那段风流岁月的追念。“只应烟树里”,视线转向画作。画中烟雾缭绕的树林,成为连接古今的媒介。“烟树”的朦胧景象,既描绘了画中景色,也为后文的联想铺垫了氛围,让现实与历史的界限变得模糊。“便是永和春”,是全诗的点睛之笔。诗人由画中烟树联想到东晋永和年间兰亭雅集的春日盛景,将画作中的景象与千年前的历史场景重合。这一句以画为桥,跨越时空,既赞美了画作的精妙,也寄托了对往昔盛事的无限向往,让怀古之情有了具体的依托,余味悠长。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周紫芝《次韵伯尹见寄二首 其二》

下一篇:宋·周紫芝《次韵次卿鸣琴终日二绝 其二》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