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西
jiāng
yuè
·
·
luó
xiù
yún
qīng

朝代:宋作者:周紫芝浏览量:1
luó
xiù
yún
qīng
zuì
ruǎn
huā
róu
xiāng
féng
dào
yǒu
chūn
chóu
zhǐ
dào
chūn
lái
wēi
shòu
diǎn
rén
jiān
shēn
shù
shēng
liǔ
xià
qīng
ōu
dài
jiāng
hèn
shàng
guī
zhōu
cháng
duàn
yuè
xié
shí
hòu

译文

罗袖轻飘似云雾般缥缈轻盈,醉酒后的肌肤如玉般温润柔嫩、面容娇柔似花。两人相逢却不说心中藏着春日的哀愁。只说春天到来人略微消瘦了些。这其中藏着一点人世间的深厚情意,还有柳树下传来的几声轻轻吟唱。女子带着离别的愁恨登上归舟。在月儿西斜的时刻伤心断肠。

逐句剖析

"罗袖云轻雾薄":罗袖轻飘似云雾般缥缈轻盈,

"醉肌玉软花柔":醉酒后的肌肤如玉般温润柔嫩、面容娇柔似花。

# 醉肌:醉美人的肌肤。

"相逢不道有春愁":两人相逢却不说心中藏着春日的哀愁。

# 春愁:为爱情而苦恼。,不道:不说。

"只道春来微瘦":只说春天到来人略微消瘦了些。

# 春来微瘦:谓伤春相思而瘦。

"一点人间深意":这其中藏着一点人世间的深厚情意,

# 人间深意:指爱情。

"数声柳下轻讴":还有柳树下传来的几声轻轻吟唱。

# 讴:唱歌。

"带将离恨上归舟":女子带着离别的愁恨登上归舟。

"肠断月斜时候":在月儿西斜的时刻伤心断肠。

# 肠断:极言离别的痛苦。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西江月·罗袖云轻雾薄》是北宋末南宋初诗人周紫芝创作的一首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日离别时的愁绪与眷恋。词中以轻柔的笔调勾勒出女子娇柔的姿态,暗含离别的不舍;“相逢不道有春愁。只道春来微瘦”则通过“不道”“只道”的转折,将春愁藏在“微瘦”的细节里,含蓄而深沉。下阕以柳下歌声烘托离别的氛围,“带将离恨上归舟。肠断月斜时候”则以“归舟”“月斜”的意象,将离恨推向高潮,传递出无尽的怅惘。周紫芝作为北宋末南宋初的词人,其词作风格清新婉约,善用自然意象与细腻描写表达情感,这首词延续了他“以景托情”的特点,通过“罗袖”“醉肌”“柳下”“月斜”等意象,将离别的愁绪与眷恋刻画得生动鲜活,展现了词人对情感的敏锐捕捉与含蓄表达。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南宋文学家

周紫芝(1082~1155?),宋代文学家。字少隐,自号竹坡居士,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绍兴进士,历任枢密院编修官、右司员外郎。绍兴二十一年出知兴国军,后退隐庐山。早年生活于社会下层,又目睹靖康战乱,饱尝流离之苦,因此有一部分反映民间疾苦与国家兴亡的纪实诗篇,但更多诗则是描写隐居闲适生活以及交游唱和。其诗在南宋初诗歌中较为独特。其词早年学习晏几道,清丽婉曲,后期自为一格。著有《太仓稊米集》《竹坡诗话》《竹坡词》等。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上阕“罗袖云轻雾薄,醉肌玉软花柔。”开篇以“罗袖”比作“云轻雾薄”,写女子衣袖的轻盈柔美;“醉肌玉软花柔”用“玉”“花”喻其肌肤的细腻与姿态的娇柔,画面如工笔画般细腻,勾勒出一位温婉柔美的女子形象,为全词定下婉约的基调。“相逢不道有春愁。”此句写两人相逢时,表面不提“春愁”,看似轻松,实则暗藏深意,或许因怕破坏氛围,或许因愁绪难言,为下文情感的转折埋下伏笔,暗含欲说还休的克制。“只道春来微瘦。”“微瘦”二字极妙:既写女子因春愁而身形略显清减,又以“春来”呼应季节,暗示愁绪与春日相关(如伤春、离别)。“只道”二字更显无奈,明明有愁,却只轻描淡写为“微瘦”,将内心的波澜藏于平淡之中。下阙“一点人间深意,数声柳下轻讴。”前句“一点人间深意”点破未明说的情感,或许是离别的不舍,或许是未言的牵挂;后句“数声柳下轻讴”转向场景:柳树下轻柔的歌声,既添诗意,又以“柳”谐音“留”,暗含挽留之意,将深意融入具体画面,含蓄而动人。“带将离恨上归舟。”明确点出“离恨”,归舟起航,离别已成定局。一个“带”字,将无形的愁绪化为可“携带”的实物,生动写出离人满载愁绪的无奈,情感陡然浓烈,与前文的克制形成对比。“肠断月斜时候。”结尾以“月斜”收束:斜月残照,本是凄清之时,再言“肠断”,将离别的痛苦推向高潮。月是典型离别意象,斜月更添落寞,与“肠断”呼应,留下余韵悠长的哀伤。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周紫芝《鹧鸪天·和孙子绍菊花词》

下一篇:宋·周紫芝《西江月·发白犹欹旅枕》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