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空青云昼风卷":白天的天空中,青云被风吹得翻滚,
"雨余凉生开病眼":雨后凉快起来,我这双病眼才得以睁开。
"垣衣洗雨绿生光":墙上的青苔被雨水洗过,绿得发亮,
"芍药翻阶红照晚":台阶上的芍药花探出头,红色的花瓣映着傍晚的光。
"幽人却扫惊半夏":我这隐居的人关起门打扫,竟意外看到了半夏草,
"独杜衡门心颇远":独自守着柴门,心里的想法格外超脱。
"提壶劝酒意甚劳":提壶鸟声声啼叫,好似殷勤劝酒,十分操劳,
"花间伏翼终日号":花丛里的蝙蝠一整天都在吱呀乱叫。
"大枣如爪安可得":像爪子那么大的大枣哪能找得到,
"竹叶岂宜空蟹螯":没有竹叶青酒,空有蟹螯又有何用。
"何当如淮注石斛":何时能像淮河一带那样,以清水滋养石斛,
"天南星移碎红烛":把天南星移来,如同细碎的红烛般美丽。
"锦缠更命刘寄奴":用锦缎包裹(后)更改名称为刘寄奴。
"回雪香柔体如玉":那姿态像雪花飘落般柔美,香气清幽,身段像玉一样温润。
"人生富贵不早休":人要是趁着富贵时不早点归隐,
"乌头成白空自愁":等黑发变成白发,也只能白白发愁了。
"浩歌自驾木兰去":高声唱着歌,自己驾着木兰舟离开,
"范蠡实能知远游":范蠡是真懂得远游避世的道理啊。
"君不见赤车使者将君命":你没见那传诏的赤车使者带着君王的命令,
"五加皮币不少留":即便送上五加皮与玉帛,也不会多作停留。
"一朝逐客便当去":一旦被贬斥就得离开,
"王不留行空泪流":即便心中不舍,也只能像“王不留行”一般,空自流泪。
"又不见浪荡子长负羁橐":又没见那些漂泊的人常年背着行李,
"石下长卿无住着":像司马相如那样,在石头底下都没个固定住处。
"贾论空高远志孤":贾谊的议论说得再高明,志向也孤单难成,
"屈草初成奇祸作":屈原像香草刚长起来,就遭了莫名的灾祸。
"何如独活考涧槃":不如像独活草那样在山涧边自在生长,
"不遇自然同此乐":不碰俗世的麻烦,自然能享受这份快乐。
"嗟余知此解马衔":可叹我明白这道理,解下马鞍不再奔波,
"蜗庐僻在陵阳角":简陋的小屋就藏在陵阳的角落里。
"谁能更朝紫真坛":谁还会去朝拜那紫真坛求仙,
"丹砂岂解驻衰颜":丹砂哪能留住衰老的容颜呢。
"五色神符亦安用":五色神符又有什么用处,
"菖蒲谩说能引年":菖蒲虽然传说能延年益寿,也不过是虚妄之言罢了。
"玉泉泠泠漱虚壑":清澈的玉泉在空谷中泠泠作响,
"独寻鹤虱负朝暄":我独自找着鹤虱草,背对着早晨的太阳取暖。
"故人远引羁旅夕":老朋友远走他乡,旅途的夜晚我格外孤单,
"寒水石畔思清言":在寒水石边,我思念着能与知己清谈的时光。
"何时从容乃如此":什么时候我能如此从容自在呢,
"烟蓑去作牵牛子":披着带烟色的蓑衣,去做个像牵牛子草一样自在的隐士。
"平生甘遂丘壑贫":我这一生甘愿像甘遂草一样安于山林的贫苦,
"常有忧怀思洗耳":只是常有忧思萦绕,总想像许由“洗耳”那样,摒弃尘俗的烦扰。
南宋文学家
周紫芝(1082~1155?),宋代文学家。字少隐,自号竹坡居士,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绍兴进士,历任枢密院编修官、右司员外郎。绍兴二十一年出知兴国军,后退隐庐山。早年生活于社会下层,又目睹靖康战乱,饱尝流离之苦,因此有一部分反映民间疾苦与国家兴亡的纪实诗篇,但更多诗则是描写隐居闲适生活以及交游唱和。其诗在南宋初诗歌中较为独特。其词早年学习晏几道,清丽婉曲,后期自为一格。著有《太仓稊米集》《竹坡诗话》《竹坡词》等。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抒怀诗。借病中所见的长空青云、垣衣洗雨等自然意象,融入半夏、乌头、石斛等中药名,穿插提壶劝酒、花间伏翼等生活画面,结合范蠡远游、贾谊论政等典故,写出了对功名利禄的思辨,也表达出归隐山林的人生志趣。
2. 写作手法
用典:“浩歌自驾木兰去,范蠡实能知远游”句,巧用范蠡远游的典故。典故原指春秋时范蠡辅佐越王勾践灭吴后,深知“鸟尽弓藏”之理,不愿贪恋功名利禄,遂弃官携西施乘舟远游,最终归隐江湖,得以全身而退。作者在诗中借范蠡“知远游”的智慧,赞其不恋功名的选择,呼应前文对富贵的反思,以历史人物佐证隐逸之智,让“远游避世”的主张更具说服力,典故与情思自然融合,显对官场的疏离与对闲适的向往。
3. 分段赏析
开篇“长空青云昼风卷,雨余凉生开病眼。垣衣洗雨绿生光,芍药翻阶红照晚”,以雨后初晴之景起笔,清风卷云、凉意拂面,病中睁眼所见青苔泛绿、芍药映晚,既描绘画自然生机,又暗合病后初愈的舒缓心境,景中含情。“幽人却扫惊半夏,独杜衡门心颇远。提壶劝酒意甚劳,花间伏翼终日号”,将“半夏”“杜衡”等药草名融入生活场景,写隐士闭门清扫偶遇药草,听提壶鸟殷勤啼鸣、蝙蝠花间长号,以药名藏意,显独居闲静之态。“大枣如爪安可得,竹叶岂宜空蟹螯。何当如淮注石斛,天南星移碎红烛”,借“大枣”“竹叶”“石斛”等药名,由饮食之思转至对自在生活的向往,药名与情思交融,语言质朴却含深意。“锦缠更命刘寄奴,回雪香柔体如玉。人生富贵不早休,乌头成白空自愁”,以“刘寄奴”“乌头”等药名起兴,由花草柔态转入人生感慨,劝诫世人莫恋富贵,否则白头空愁,说理自然恳切。“浩歌自驾木兰去,范蠡实能知远游。君不见赤车使者将君命,五加皮币不少留”,赞范蠡远游避世之智,借“赤车使者”“五加皮”等药名暗喻官场无常,圣旨难留,对比中显隐逸之选的明智。“一朝逐客便当去,王不留行空泪流。又不见浪荡子长负羁橐,石下长卿无住着”,用“王不留行”药名双关,写贬谪之无奈;借司马相如(长卿)漂泊之况,叹仕途奔波之苦,历史典故与药名结合,寄寓对官场的疏离。“贾论空高远志孤,屈草初成奇祸作。何如独活考涧盘,不遇自然同此乐”,以贾谊、屈原之遭遇反衬“独活”药名所喻的独居之乐,主张不遇俗世烦扰,方得自在,哲理蕴含于形象之中。“嗟余知此解马衔,蜗庐僻在陵阳角。谁能更朝紫真坛,丹砂岂解驻衰颜”,写自己解鞍归隐、身居陋室,质疑丹砂驻颜之虚妄,显对世俗虚名的超脱,心境淡泊可见。“五色神符亦安用,菖蒲谩说能引年。玉泉泠泠漱虚壑,独寻鹤虱负朝暄”,否定神符、菖蒲延年之说,转而描绘寻“鹤虱”草、享山泉暖阳之乐,以自然之趣对比虚妄之求,态度鲜明。“故人远引羁旅夕,寒水石畔思清言。何时从容乃如此,烟蓑去作牵牛子”,思友人之谊,盼从容归隐,“牵牛子”药名喻隐逸之志,情感真挚,满含对闲适生活的向往。“平生甘遂丘壑贫,常有忧怀思洗耳”,以“甘遂”药名收束,明言甘愿安于丘壑清贫,愿学许由洗耳避俗,首尾呼应,强化对隐逸生活的坚守与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