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zhāo
zhōng
cuò
·
·
táo
huā
zuò

朝代:宋作者:周紫芝浏览量:1
xiǎo
táo
huā
dòng
zhuó
zhī
nóng
bàn
shuāi
wēng
duō
xiè
tiān
gōng
lián
shí
rǎn
jiù
qīng
hóng
chūn
guāng
yóu
zài
huā
zhī
wèi
lǎo
fàng
zūn
kōng
xiū
bàn
yán
yān
shù
néng
xiāo
dōng
fēng

译文

新移栽的桃枝花叶繁茂摇动。与我这般老翁相伴园中。感激上天怜悯我的孤寂,让嫩红花色顷刻染遍枝丛。春日韶光尚且停留,桃枝未显颓容,莫让酒杯空空对风。莫要倚靠岩边雾笼的孤树,它还能承受几回东风的磨折。

逐句剖析

"小桃花动著枝浓":新移栽的桃枝花叶繁茂摇动。

"移得伴衰翁":与我这般老翁相伴园中。

"多谢天公怜我":感激上天怜悯我的孤寂,

"一时染就轻红":让嫩红花色顷刻染遍枝丛。

"春光犹在":春日韶光尚且停留,

"花枝未老":桃枝未显颓容,

"莫放尊空":莫让酒杯空空对风。

"休倚半岩烟树":莫要倚靠岩边雾笼的孤树,

"能消几度东风":它还能承受几回东风的磨折。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朝中措·移桃花作》是北宋末周紫芝写的一首词。上片前两句写了初见桃花的慰藉之情。上片后两句写了对春光眷顾的感恩之情。下片写了春光易逝的惜时之叹。句中藏着对春光短暂、花期易逝的怅惘,以及对生命中美好事物难以留存的深沉感慨,情感从珍惜当下转入对时光流逝的无奈与叹惋。整首词以桃花为线索,从初见的慰藉、对天公的感恩,到对春光易逝的惜叹,情感层层递进,在平淡语风中藏着对生命与时光的细腻体悟。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南宋文学家

周紫芝(1082~1155?),宋代文学家。字少隐,自号竹坡居士,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绍兴进士,历任枢密院编修官、右司员外郎。绍兴二十一年出知兴国军,后退隐庐山。早年生活于社会下层,又目睹靖康战乱,饱尝流离之苦,因此有一部分反映民间疾苦与国家兴亡的纪实诗篇,但更多诗则是描写隐居闲适生活以及交游唱和。其诗在南宋初诗歌中较为独特。其词早年学习晏几道,清丽婉曲,后期自为一格。著有《太仓稊米集》《竹坡诗话》《竹坡词》等。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咏物词,通过对桃花的描写,表达了诗人从初见的慰藉、对天公的感恩,到对春光易逝的惜叹。

2. 分段赏析

上片:“小桃花动著枝浓。移得伴衰翁”,开篇聚焦桃花绽放的情态,花枝轻颤,浓艳的花色充盈枝头。而“移得伴衰翁”将桃花与“衰翁”并置,既点出桃花被移来陪伴老者的场景,又暗含老者对这份陪伴的珍视。桃花的鲜活浓艳与“衰翁”的苍老形成对比,却无萧瑟感,反因这份“相伴”生出一丝生命的暖意,传递出老者初见桃花时的恬淡慰藉。“多谢天公怜我,一时染就轻红”,由桃花转向对“天公”的感念。“轻红”既指桃花的娇艳色彩,也暗喻短暂的春光。老者将桃花的绽放视作天公对自己的怜惜,这份“感恩”中带着对生命中偶然暖意的珍视,情感从对桃花本身的欣赏,延伸到对自然馈赠的动容,更显质朴真切。下片“春光犹在,花枝未老,莫放尊空”,先写眼前春光尚好、花枝未凋的景象,顺势生出“莫放尊空”的劝饮之意。此时的情感是对当下春光的珍惜,带着及时行乐的洒脱,试图在春光未逝时尽情享受。“休倚半岩烟树,能消几度东风”,笔锋一转,由“乐”入“叹”。“半岩烟树”的朦胧意象暗含春光易隐之意,“能消几度东风”则直抒胸臆,东风吹开桃花,也终将吹落桃花,问句中藏着对春光短暂、花期易逝的怅惘,以及对生命中美好事物难以留存的深沉感慨,情感从珍惜当下转入对时光流逝的无奈与叹惋。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周紫芝《渔家傲·送李彦恢宰旌德》

下一篇:宋·周紫芝《虞美人·西池见梅作》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