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hǎo
shì
jìn
·
·
hǎi
táng

朝代:宋作者:周紫芝浏览量:1
chūn
jiǔ
bēi
nóng
zuì
hǎi
táng
shuí
rǎn
fēng
liǎn
zuò
yān
zhī
yán
sòng
chūn
fēng
zuì
qíng
chuī
cán
kān
qiě
liú
huā
zhù
huàn
xiǎo
huán
cuī
pāi

译文

春天如同酒杯中的美酒般浓烈,把海棠花都陶醉得娇弱无力。是谁将那如白玉般的肌肤丰腴的脸庞,染上了胭脂般的色彩。送走春天的风雨最为无情,将海棠花吹残实在令人惋惜。不如把花儿留住,呼唤小丫鬟来催促着拍曲。

逐句剖析

"春似酒杯浓":春天如同酒杯中的美酒般浓烈,

# 酒杯浓:比喻春色深。

"醉得海棠无力":把海棠花都陶醉得娇弱无力。

# 无力:娇柔的样子。

"谁染玉肌丰脸":是谁将那如白玉般的肌肤丰腴的脸庞,

"做燕支颜色":染上了胭脂般的色彩。

# 燕支:即“胭脂”。

"送春风雨最无情":送走春天的风雨最为无情,

"吹残也堪惜":将海棠花吹残实在令人惋惜。

"何似且留花住":不如把花儿留住,

"唤小鬟催拍":呼唤小丫鬟来催促着拍曲。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好事近·春似酒杯浓》是宋代词人周紫芝创作的一首咏物词。此词以海棠为描写对象,上阕描绘了海棠花在春天里的娇艳姿态,将春天比作浓烈的美酒,把海棠陶醉得无力,又以细腻笔触写其如玉的肌肤和胭脂般的色彩,生动展现了海棠的美丽。下阕笔锋一转,感叹送春风雨的无情,吹残海棠令人惋惜,进而表达出想要留住花朵的想法,体现出词人对美好事物消逝的不舍与怜惜之情。全词借物抒情,情感真挚,语言优美。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南宋文学家

周紫芝(1082~1155?),宋代文学家。字少隐,自号竹坡居士,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绍兴进士,历任枢密院编修官、右司员外郎。绍兴二十一年出知兴国军,后退隐庐山。早年生活于社会下层,又目睹靖康战乱,饱尝流离之苦,因此有一部分反映民间疾苦与国家兴亡的纪实诗篇,但更多诗则是描写隐居闲适生活以及交游唱和。其诗在南宋初诗歌中较为独特。其词早年学习晏几道,清丽婉曲,后期自为一格。著有《太仓稊米集》《竹坡诗话》《竹坡词》等。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上片:“春似酒杯浓,醉得海棠无力”:“春似酒杯浓”,运用比喻的手法,将春天比作浓烈的美酒,形象地写出了春天的浓郁氛围。“醉得海棠无力”,赋予海棠以人的情态,生动地描绘出海棠在春日里的娇艳与柔弱,仿佛是被春天的美酒陶醉了一般,无力地展现着自己的美丽。“谁染玉肌丰脸,做燕支颜色”:“谁染玉肌丰脸”,运用拟人的手法,仿佛有人特意为海棠花染上如玉的肌肤和丰腴的脸庞,增添了海棠花的神秘与美丽。“做燕支颜色”,进一步强调了海棠花的娇艳,将其比作胭脂般的色彩,突出了海棠花的艳丽动人。下片:“送春风雨最无情,吹残也堪惜”:“送春风雨最无情”,直接抒发了对送春风雨的厌恶之情,风雨将春天送走,也吹残了海棠花,表现出一种无情的力量。“吹残也堪惜”,强调了词人对海棠花被吹残的惋惜之情,体现了词人对美好事物的怜惜之心。“何似且留花住,唤小鬟催拍”:“何似且留花住”,表达了词人想要留住花朵的想法,体现出对美好事物的留恋之情。“唤小鬟催拍”,通过呼唤小丫鬟来催促着拍曲,进一步表现出词人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和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同时也增添了一种生活情趣。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周紫芝《浣溪沙·今岁冬温,近腊无雪,而梅殊未放·戏作浣溪沙三叠,以望发奇秀》

下一篇:宋·周紫芝《摊破浣溪沙·汤词》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