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西
jiāng
yuè
·
·
chí
miàn
fēng
fān
ruò

朝代:宋作者:周紫芝浏览量:1
chí
miàn
fēng
fān
ruò
shù
tóu
tuì
退
yān
hóng
huā
dié
yǎo
zōng
yòu
zuò
chǎng
chūn
mèng
biàn
便
shì
chéng
liǎo
chéng
méi
lái
shí
yǎn
qián
chù
shuō
xiāng
yào
shuō
chú
fēi
mèng

译文

池面上微风翻动着柔弱的柳絮,树头的花朵在雨后褪去娇艳的红色。追逐花朵的蝴蝶消失得无影无踪。又像是做了一场春梦。那些美好的事物一旦离去,但总该有个来过的时候吧。眼前没有地方可以诉说相思之情。若要诉说,只能在梦里了。

逐句剖析

"池面风翻弱絮":池面上微风翻动着柔弱的柳絮,

"树头雨退嫣红":树头的花朵在雨后褪去娇艳的红色。

"扑花蝴蝶杳无踪":追逐花朵的蝴蝶消失得无影无踪。

"又做一场春梦":又像是做了一场春梦。

"便是一成去了":那些美好的事物一旦离去,

"不成没个来时":但总该有个来过的时候吧。

"眼前无处说相思":眼前没有地方可以诉说相思之情。

"要说除非梦里":若要诉说,只能在梦里了。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西江月·池面风翻弱絮》是宋代诗人周紫芝创作的一首词。词的上阕描绘暮春之景,池面微风翻动柳絮,树头雨后花朵凋零,扑花蝴蝶不见踪影,如同一场春梦消逝。下阕由景入情,感慨美好事物一旦离去,不知何时再来,眼前无人可倾诉相思,只能寄希望于梦中。全词借景抒情,以暮春之景烘托相思之情,表达了对时光和美好事物的留恋以及相思无处诉说的无奈。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南宋文学家

周紫芝(1082~1155?),宋代文学家。字少隐,自号竹坡居士,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绍兴进士,历任枢密院编修官、右司员外郎。绍兴二十一年出知兴国军,后退隐庐山。早年生活于社会下层,又目睹靖康战乱,饱尝流离之苦,因此有一部分反映民间疾苦与国家兴亡的纪实诗篇,但更多诗则是描写隐居闲适生活以及交游唱和。其诗在南宋初诗歌中较为独特。其词早年学习晏几道,清丽婉曲,后期自为一格。著有《太仓稊米集》《竹坡诗话》《竹坡词》等。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上阕:“池面风翻弱絮,树头雨退嫣红”,开篇描绘出一幅暮春的画面,池面上微风拂过,柔弱的柳絮随风翻滚,树上的花朵在雨后逐渐褪去娇艳的红色。“风翻弱絮”和“雨退嫣红”从视觉角度,细腻地刻画了暮春时节万物凋零的景象,营造出一种凄凉、衰败的氛围,为全词定下感伤的基调。“扑花蝴蝶杳无踪。又做一场春梦”,原本在花丛中穿梭扑花的蝴蝶,此刻已不见踪影,就像一场春梦般消逝得无影无踪。这里将蝴蝶的消失比作春梦的破灭,进一步强化了时光流逝、美好不再的感慨,也为下阕抒情做铺垫。下阕:“便是一成去了,不成没个来时”,词人感慨那些美好的事物一旦离去,难道就再也不会回来吗?此句以反问的形式,表达出对美好事物消逝的不甘和对其再次出现的期待,体现出词人内心对时光和美好事物的留恋。“眼前无处说相思。要说除非梦里”,词人直抒胸臆,点明自己心中满是相思之情,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却找不到可以倾诉的对象,只能寄希望于在梦里能够诉说。这两句将词人的无奈与痛苦展现得淋漓尽致,把相思之情推向高潮,使读者深切感受到词人内心的煎熬。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周紫芝《禽言》

下一篇:宋·周紫芝《朝中措·黄昏楼阁乱栖鸦》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