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限江山无限愁":那无尽的山河啊,承载着无尽的哀愁。
"两岸斜阳":夕阳的余晖洒在江的两岸,
"人上扁舟":有人登上了一叶扁舟。
"阑干吹浪不多时":栏杆外江水涌起波浪,不过片刻时光,
"酒在离尊":酒杯里还留着离别的酒,
"情满沧洲":满腔情思浸透江边。
"早是霜华两鬓秋":早已经是两鬓斑白如秋霜了。
"目送飞鸿":眼望着鸿雁远去,
"那更难留":又如何能挽留。
"问君尺素几时来":问你什么时候能寄书信过来,
"莫道长江":不要说长江水,
"不解西流":不会向西流淌。
南宋文学家
周紫芝(1082~1155?),宋代文学家。字少隐,自号竹坡居士,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绍兴进士,历任枢密院编修官、右司员外郎。绍兴二十一年出知兴国军,后退隐庐山。早年生活于社会下层,又目睹靖康战乱,饱尝流离之苦,因此有一部分反映民间疾苦与国家兴亡的纪实诗篇,但更多诗则是描写隐居闲适生活以及交游唱和。其诗在南宋初诗歌中较为独特。其词早年学习晏几道,清丽婉曲,后期自为一格。著有《太仓稊米集》《竹坡诗话》《竹坡词》等。
1. 分段赏析
上片从“无限江山无限愁”起笔,叠用“无限”二字,将江山的辽阔与愁绪的无边直接勾连,开篇便奠定浓重的抒情基调。“两岸斜阳,人上扁舟”以简笔勾勒画面:夕阳映照江岸,扁舟载着离人缓缓出发,景中含情,斜阳的暖色调反衬离别的清冷。“阑干吹浪不多时”转而写近景,栏杆边浪涛轻拍,时光短暂,暗合“不多时”的离情——相聚的时光本就如浪花般易逝。“酒在离尊,情满沧洲”则将情感聚焦:离别的酒杯里盛着酒,而离别的愁绪早已漫溢到辽阔的水边之地,酒与情相互映衬,更显愁思的深沉。下片由景入情,直写岁月催老之痛:“早是霜华两鬓秋”,“早是”二字道尽时光不待的无奈,两鬓如霜的秋意,比秋景更寒。“目送飞鸿,那更难留”以“目送飞鸿”的动态细节,暗喻离人渐远的背影,飞鸿可追,人却难留,更添失落。“问君尺素几时来”一句转为期盼,书信是古人传递思念的载体,一句追问,将对重逢的渴望与当下的孤独全盘托出。末句“莫道长江,不解西流”以长江水本向东流却偏说“不解西流”作结,看似无理,实则以水的“不懂”反衬人心执念——正如江水难逆,思念与期盼亦如流水,无法阻挡。
上一篇:宋·周紫芝《定风波令》
下一篇:宋·周紫芝《鹧鸪天·年歌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