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āi
pái
xiàng
shēng
zhēn
shī

朝代:宋作者:张伯端浏览量:1
dōng
fāng
qīng
lóng
西
bái
nán
miàn
zhū
què
běi
xuán
shòu
zhēng
níng
dāng
dìng
jiāng
jūn
néng
zuò
zhǔ
liǎng
shǒu
qín
lái
zhàn
shí
zhèng
jiàn
zhōng
qiū
yuè
dāng
shā
jīng
tiān
dòng
guǐ
shén
yòng
jìn
zhōu
xīng
zhèn
zhàn
bīng
shōu
chǎn
míng
zhū
hào
zhēn

译文

东方有青龙,西方有白虎,南面有朱雀,北面有玄武。四种神兽凶猛得难以抵挡,有谋略的将军能掌控局面。当用双手将它们擒来展开混战之时,正看见中秋的月亮在正午时分(出现)。杀气极为浓烈,惊动了上天,震动了鬼神,用尽周年星辰之力震动整个天地。片刻之间战斗结束收起兵器,产生一颗明珠名叫真土。

逐句剖析

"东方青龙西白虎":东方有青龙,西方有白虎,

"南面朱雀北玄武":南面有朱雀,北面有玄武。

"四兽狰狞不可当":四种神兽凶猛得难以抵挡,

"定计将军能作主":有谋略的将军能掌控局面。

"两手擒来合战时":当用双手将它们擒来展开混战之时,

"正见中秋月当午":正看见中秋的月亮在正午时分(出现)。

"杀气惊天动鬼神":杀气极为浓烈,惊动了上天,震动了鬼神,

"用尽周星震区宇":用尽周年星辰之力震动整个天地。

"须臾战罢兵器收":片刻之间战斗结束收起兵器,

"产颗明珠号真土":产生一颗明珠名叫真土。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挨排四象生真土诗》是宋代张伯端创作的一首道教题材诗歌,押麌韵。诗中描绘了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兽的威猛形象,以及“定计将军”指挥四兽在中秋午时合战的激烈场面,战后产出“真土”明珠。运用象征手法,以四象象征道教内丹修炼理念。全诗围绕四兽合战等情景展开,将道教理念融入场景描写中。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北宋道士,道教全真派“南五祖”之一

张伯端(984?~1082),北宋道士。字平叔,号紫阳,后改名用成,人称“悟真先生”,又尊为“紫阳真人”,祖籍天台(今属浙江)。少中进士。张伯端与杏林翠玄真人石泰、道光紫贤真人薛式、泥丸翠虚真人陈楠、琼炫紫虚真人白玉蟾被奉为“全真道南五祖”。他通三教典籍及刑法、书算、医卜、战阵、天文、地理、吉凶、死生之术。自称在成都遇异人(一说刘海蟾),授以金液还丹诀。著有《悟真篇》,论述内丹修炼和道教、禅宗、儒教“三教一理”思想。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诗,也是一首道教题材诗。介绍了青龙等四兽及“定计将军”,描绘了四兽在“定计将军”指挥下合战及战后产明珠的情景,体现了道教内丹修炼理念,营造了激烈的战斗氛围,表达了对相关理念的阐释。

2. 写作手法

象征:“产颗明珠号真土”中,“明珠”象征着珍贵的成果。因为诗句描写战斗结束后产出了名为“真土”的明珠,作者用具体的“明珠”来代表战斗所带来的有价值的结果,使原本抽象的成果变得具体可感。

3. 分段赏析

“东方青龙西白虎,南面朱雀北玄武”:这句依次列出东方青龙、西方白虎、南面朱雀、北方玄武,将四象与方位对应。开篇清晰交代四象的所指和方位,像一幅简明的方位图,为后文写它们的互动做了铺垫。​“四兽狰狞不可当,定计将军能作主”:“狰狞不可当”写出四兽威猛难挡的气势;“定计将军能作主”则说明有将军能掌控局面。两者形成对比,让静态的神兽有了即将行动的动态感。​“两手擒来合战时,正见中秋月当午”:“两手擒来”描绘出四象被聚拢的状态,“合战”点出它们交锋的场景;“中秋月当午”以月色为背景,让抽象的交锋有了具体画面,便于读者想象。​“杀气惊天动鬼神,用尽周星震区宇”:“惊天动鬼神”夸张地写出杀气之强,“用尽周星震区宇”进一步渲染,说星辰之力被调动、震荡四方。这样的描写让战斗的宏大气势更易感知。​“须臾战罢兵器收,产颗明珠号真土”:“须臾”说明战斗结束之快,“兵器收”写出平息的状态;随后写产出“真土”明珠,既呼应诗题,又完整呈现了从合战到生成“真土”的过程。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张伯端《七言四韵十六首其一》

下一篇:宋·张伯端《七言四韵十六首其一》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