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yán

朝代:宋作者:张伯端浏览量:1
zhuó
qīng
láng
jūn
liàn
jiàn
zhī
yòng
yòng
zhī
jiàn
huǎng
xiāng
féng
yǎo
míng
zhōng
yǒu
biàn
shà
huǒ
yàn
fēi
zhēn
rén
chū
xiàn

译文

女子穿着青色的衣服,年轻男子披着白色的素绢。看见它却不能使用,使用它却又看不见。在恍惚之中与它相遇,在深远幽暗中发生变化。一瞬间火焰飞腾而起,真仙自然就显现出来。

逐句剖析

"女子著青衣":女子穿着青色的衣服,

"郎君披素练":年轻男子披着白色的素绢。

"见之不可用":看见它却不能使用,

"用之不可见":使用它却又看不见。

"恍惚里相逢":在恍惚之中与它相遇,

"杳冥中有变":在深远幽暗中发生变化。

"一霎火焰飞":一瞬间火焰飞腾而起,

"真人自出现":真仙自然就显现出来。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五言》是宋代张伯端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诗中先以“女子著青衣,郎君披素练”勾勒出两组人物形象,“青衣”“素练”色彩素净,暗含含蓄之意。接着用“见之不可用,用之不可见”形成对比,点出事物隐微难察、似有若无的特性。中间“恍惚里相逢,杳冥中有变”以虚笔描绘其在幽远混沌中悄然变化的场景,营造朦胧意境。末句“一霎火焰飞,真人自出现”笔锋一转,用“火焰飞”的瞬间实景,引出“真人”显现的结果,暗喻经过隐微变化后本质的显露。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北宋道士,道教全真派“南五祖”之一

张伯端(984?~1082),北宋道士。字平叔,号紫阳,后改名用成,人称“悟真先生”,又尊为“紫阳真人”,祖籍天台(今属浙江)。少中进士。张伯端与杏林翠玄真人石泰、道光紫贤真人薛式、泥丸翠虚真人陈楠、琼炫紫虚真人白玉蟾被奉为“全真道南五祖”。他通三教典籍及刑法、书算、医卜、战阵、天文、地理、吉凶、死生之术。自称在成都遇异人(一说刘海蟾),授以金液还丹诀。著有《悟真篇》,论述内丹修炼和道教、禅宗、儒教“三教一理”思想。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女子著青衣,郎君披素练”以具体人物形象开篇,“青衣”与“素练”形成色彩上的对比,青与白,一浓一淡,勾勒出一对衣着素净的人物形象。虽未直接刻画容貌,却通过服饰的素朴感,暗示二者气质的超脱与不凡。“见之不可用,用之不可见”笔锋一转,从具体形象转向哲思。“见”与“用”本是日常认知中的常见动作,但此处形成矛盾:能看见的事物无法实际使用,能发挥作用的事物却难以被看见。这种矛盾引发读者对“可见”与“可用”关系的思考,暗含对表象与本质的辨析。“恍惚里相逢,杳冥中有变”进一步渲染朦胧氛围。“恍惚”“杳冥”形容模糊、深远的意境,仿佛人物在若有若无的情境中相遇,在幽深难测的变化里产生关联。这种描写将场景推向更广阔的精神层面,给人以缥缈却真实的感受。“一霎火焰飞,真人自出现”是全诗的高潮。“一霎”极言时间短暂,“火焰飞”则以动态的明亮意象打破之前的朦胧,最终“真人”显现。“真人”在此或指超越世俗的真我,或喻示某种本真的境界,当外在的表象褪去,当经历恍惚与变化,最本质的存在便会自然显露。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张伯端《绝句六十四首其一》

下一篇:宋·张伯端《绝句六十四首其一》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