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到彭州酒一觞":我来到彭州举起酒杯独酌,
"遗儒相与话凄凉":与随行的南宋侍臣谈论着亡国的凄凉。
# 遗儒:指随行的南宋侍臣。
"渡江九庙归尘土":渡过长江后九座宗庙都化为了尘土,
# 归尘土:指元兵攻陷临安,宋朝即将终结。,九庙:指帝王的宗庙。,渡江:指北宋灭亡,康王渡江,建都临安之事。
"出塞三宫坐雪霜":被掳北去的三位皇室成员在雪霜中受冻煎熬。
# 出塞三宫:指被掳北去的宋恭帝、宋母后、太后等。
"岐路茫茫空望眼":岔路茫茫只能徒然远望,
"兴亡滚滚入愁肠":朝代兴亡的滚滚往事涌上愁肠。
"此行历尽艰难处":此行历经了无数艰难险阻,
"明日繁华是锦乡":想到明日就能回到繁华如锦的故乡。
# 锦乡:指彭城。,日:原校:吴本月。
南宋诗人、词人
汪元量(1241?~1304?),南宋诗人、词人。字大有,号水云,晚号楚狂,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原是宋宫廷琴师,蒙元灭宋被掳北去,以亲身经历而形诸歌诗,颇能反映宋亡前后实况。汪元量的诗,多纪国亡前后事,时人比之杜甫,部分作品有“诗史”之称。其诗风初为江湖体,自经离乱,转师杜甫,眷恋故国,诗风一变而为苍凉悲愤;也有一些山水诗,格调明快。其词多写宫庭生活,善于写景状物,以清丽见长;德祐之难后,词风眷怀故国,情深语直。代表作品有《醉歌》10首、《越州歌》20首、《湖州歌》98首。著有《湖山类稿》《水云集》。
1. 分段赏析
首联:“我到彭州酒一觞,遗儒相与话凄凉。”此联以叙事开篇,奠定全诗沉郁基调。“我到彭州酒一觞”写诗人独酌的场景,“酒一觞”暗含借酒浇愁之意;“遗儒相与话凄凉”则点明共饮对象为南宋遗民学者,“话凄凉”直抒亡国之痛。此联通过“酒”与“话”的细节,勾勒出遗民群体在故国沦亡后的孤寂与哀思,为后文的历史追忆与情感抒发埋下伏笔。颔联:“渡江九庙归尘土,出塞三宫坐雪霜。”此联以历史意象展现南宋覆灭的惨痛。“渡江九庙归尘土”写王朝宗庙(“九庙”代指国家社稷)随宋室南渡后终成尘土,暗喻政权倾覆、礼制消亡;“出塞三宫坐雪霜”则描绘被掳北上的皇室成员(“三宫”)在塞外风雪中的凄凉境遇。此联以“尘土”与“雪霜”的意象对比,强化了王朝覆灭的悲怆与皇室沦落的屈辱,历史沧桑感扑面而来。颈联:“岐路茫茫空望眼,兴亡滚滚入愁肠。”此联由历史转入现实,抒发遗民的迷茫与悲愤。“岐路茫茫空望眼”写前路渺茫、徒然远望的无奈,“空”字强化了无力改变现状的绝望;“兴亡滚滚入愁肠”则将朝代更迭的滚滚洪流(“滚滚”喻指历史迅猛之势)化作胸中郁结的愁绪。此联以“望眼”与“愁肠”的内外对照,将个人命运与家国兴亡紧密联结,情感沉郁而强烈。尾联:“此行历尽艰难处,明日繁华是锦乡。”此联以矛盾的心态收束全诗。“此行历尽艰难处”直陈归途的艰险,呼应首联“酒一觞”的孤寂;“明日繁华是锦乡”则以“繁华”与“锦乡”(锦绣故乡)的愿景,寄托对故土的思念与回归的期盼。此联通过“艰难”与“繁华”的对比,既写出了遗民当下的困顿,又暗含对故国复兴的渺茫希望,余韵悠长。
上一篇:宋·汪元量《贾魏公雪中下湖》
下一篇:宋·汪元量《贾魏公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