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shǔ
dào

朝代:宋作者:汪元量浏览量:1
shǔ
dào
nán
xíng
gāo
jiē
tiān
qín
guān
wàng
西
chuān
é
méi
zhī
chù
jiàn
cuī
wēi
ruò
biān

译文

蜀道艰难难行,高耸入云,仿佛与天相接,在秦关勒住马缰,眺望西川大地。高峻的峨眉山究竟在哪里呢,雄伟的剑阁又在哪个方向呢。

逐句剖析

"蜀道难行高接天":蜀道艰难难行,高耸入云,仿佛与天相接,

"秦关勒马望西川":在秦关勒住马缰,眺望西川大地。

# 西川:“剑南西川”的简称,唐方镇名。此处指蜀之西部。,秦关:秦地关塞,泛指关中地区。

"峨眉崒嵂知何处":高峻的峨眉山究竟在哪里呢,

# 崒嵂:高峻貌。

"剑阁崔巍若个边":雄伟的剑阁又在哪个方向呢。

# 崔巍:高大雄伟貌。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蜀道》是宋代汪元量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全诗围绕蜀道展开描绘。首句点明蜀道难行且高耸入云的特点,营造出雄浑险峻的氛围;接着写诗人尚留秦地,却已感道路高险难走,在秦关勒马眺望西川,表现出对前路的关注和复杂情感;后两句以疑问的语气分别探寻峨眉山和剑阁的位置,感慨其艰险更未可知,进一步突出了蜀道的神秘、幽深与难以捉摸,流露出诗人羁旅途中的迷茫和愁思。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南宋诗人、词人

汪元量(1241?~1304?),南宋诗人、词人。字大有,号水云,晚号楚狂,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原是宋宫廷琴师,蒙元灭宋被掳北去,以亲身经历而形诸歌诗,颇能反映宋亡前后实况。汪元量的诗,多纪国亡前后事,时人比之杜甫,部分作品有“诗史”之称。其诗风初为江湖体,自经离乱,转师杜甫,眷恋故国,诗风一变而为苍凉悲愤;也有一些山水诗,格调明快。其词多写宫庭生活,善于写景状物,以清丽见长;德祐之难后,词风眷怀故国,情深语直。代表作品有《醉歌》10首、《越州歌》20首、《湖州歌》98首。著有《湖山类稿》《水云集》。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蜀道难行高接天”:开篇直接点明蜀道的主要特点,“难行”让读者感受到行走蜀道的艰难,“高接天”则以夸张的手法强调了蜀道的高峻,为全诗营造出雄浑壮阔又艰险的氛围,奠定了情感基调。“秦关勒马望西川”:“秦关”明确了地点,“勒马望”这一动作生动地刻画了诗人驻足凝望的形象,表现出诗人对西川的关注和复杂的情感,既是对前路的迷茫,也是对西川的向往,使诗歌的情感更加丰富。“峨眉崒嵂知何处”:以疑问的语气询问峨眉山的位置,“崒嵂”形容山势高峻,增加了峨眉山的神秘感,“知何处”流露出诗人的迷茫和怅惘,进一步强化了蜀道的神秘。“剑阁崔巍若个边”:同样用疑问的方式探寻剑阁的方向,“崔巍”描绘出剑阁的雄伟高大,“若个边”与前一句相呼应,使诗歌的情感更加深沉,突出了诗人在蜀道上的迷茫和羁旅愁思。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汪元量《湖州歌九十八首 其六十二》

下一篇:宋·汪元量《戏马台》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