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huá
qīng
chí

朝代:宋作者:汪元量浏览量:1
chūn
hán
shì
zhī
hǎi
táng
fēng
chuī
wēn
quán
xiàng
dōng
liú
guǎn
fēi
hóng
chū
jìn
chí

译文

一夜春寒料峭,世事的沧桑已不言而喻,海棠花在风中无处躲避摧残。温泉水依旧自顾自地向东流淌,毫不在意飘落的花瓣飞出了禁宫池塘。

逐句剖析

"一夜春寒事可知":一夜春寒料峭,世事的沧桑已不言而喻,

"海棠无地避风吹":海棠花在风中无处躲避摧残。

"温泉自向东流去":温泉水依旧自顾自地向东流淌,

"不管飞红出禁池":毫不在意飘落的花瓣飞出了禁宫池塘。

# 禁池:宫禁之池,指华清池。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华清池》是宋代汪元量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此诗以华清池为题材,借景抒情,首句和次句描绘春寒中海棠花在风中难以庇护的景象,后两句写温泉自顾东流,不顾落花飘出禁池。诗歌运用象征手法,以海棠花象征美好事物的脆弱,以温泉东流象征世事无情。语言简洁凝练,通过景物的刻画,暗含对兴衰无常的感慨,寄寓了深沉的兴亡之感。全诗虽篇幅短小,却意境深远,将对历史变迁的叹惋融入自然景象的描写中,具有较强的感染力。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南宋诗人、词人

汪元量(1241?~1304?),南宋诗人、词人。字大有,号水云,晚号楚狂,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原是宋宫廷琴师,蒙元灭宋被掳北去,以亲身经历而形诸歌诗,颇能反映宋亡前后实况。汪元量的诗,多纪国亡前后事,时人比之杜甫,部分作品有“诗史”之称。其诗风初为江湖体,自经离乱,转师杜甫,眷恋故国,诗风一变而为苍凉悲愤;也有一些山水诗,格调明快。其词多写宫庭生活,善于写景状物,以清丽见长;德祐之难后,词风眷怀故国,情深语直。代表作品有《醉歌》10首、《越州歌》20首、《湖州歌》98首。著有《湖山类稿》《水云集》。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一夜春寒事可知”,开篇以“一夜春寒”点明时节与气候的突变,“事可知”三字看似平淡,却暗含着对即将发生之事的预感,为全诗奠定了一种略带萧瑟的基调。这里的“春寒”不仅是自然现象的描写,也隐约暗示着某种变故的来临,引发读者对“事”的好奇与联想。“海棠无地避风吹”,紧承上句,将目光聚焦于海棠。海棠本是娇艳的春花,却在突如其来的寒风中无处躲避,形象地展现了其在春寒中脆弱无助的状态。诗人以海棠的遭遇,赋予自然景物以情感色彩,既写出了风吹花落的实景,也暗喻了美好事物在外界力量冲击下的无奈与凋零。“温泉自向东流去”,转而描写华清池的温泉。温泉本是温暖的象征,也曾是繁华之地的标志,但在此处,它“自向东流去”,呈现出一种自顾流淌、不问世事的状态。“自”字用得巧妙,突出了温泉的冷漠与无情,与前文海棠的遭遇形成对比。“不管飞红出禁池”,进一步写温泉的“不管”,对于那些飘飞出禁池的海棠花瓣(飞红),它毫不在意。“禁池”点明了华清池曾是皇家禁地,如今却任由落花飘零,昔日的繁华与如今的落寞形成鲜明对照。诗人通过温泉的“不管”,寄托了对世事变迁、繁华不再的感慨,暗含着对历史兴衰的叹息。全诗以景寓情,借自然景象的变化,委婉地表达了对美好事物消逝的惋惜和对时代变迁的深沉思考。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汪元量《越州歌二十首其一》

下一篇:宋·汪元量《北岳降香呈严学士》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