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敕使联镳上翠岑":朝廷使者并驾齐驱登上翠绿的山峦,
# 联镳:并马。镳马嚼子两端露出嘴外的部分。,敕使:奉旨降香的使者。
"飞泉跃涧吼雷音":飞泻的泉水跃过涧谷发出如雷的声音。
"凌高一览知天远":登上高处一眼望去知道天空辽阔遥远,
"迂曲千蹊觉洞深":曲折蜿蜒的众多小路让人感觉山洞幽深。
# 蹊:《诗渊》作“溪”。
"龙蛰沧溟蛟舞壑":龙蛰伏在沧海之中,蛟在山谷里舞动,
# 沧溟:沧海。溟,海。
"枭横碧落凤归林":枭鸟横飞在天空,凤凰归返山林。
# 碧落:天空。
"山灵护得神祠在":山中神灵护佑使得神祠依然存在,
# 山灵:山神。
"苔蚀秦碑古树阴":青苔侵蚀着秦代的石碑,在古树的树荫之下。
# 秦碑:泰山有秦始皇无字碑。
南宋诗人、词人
汪元量(1241?~1304?),南宋诗人、词人。字大有,号水云,晚号楚狂,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原是宋宫廷琴师,蒙元灭宋被掳北去,以亲身经历而形诸歌诗,颇能反映宋亡前后实况。汪元量的诗,多纪国亡前后事,时人比之杜甫,部分作品有“诗史”之称。其诗风初为江湖体,自经离乱,转师杜甫,眷恋故国,诗风一变而为苍凉悲愤;也有一些山水诗,格调明快。其词多写宫庭生活,善于写景状物,以清丽见长;德祐之难后,词风眷怀故国,情深语直。代表作品有《醉歌》10首、《越州歌》20首、《湖州歌》98首。著有《湖山类稿》《水云集》。
1. 分段赏析
首联“敕使联镳上翠岑,飞泉跃涧吼雷音”:写诗人与敕使并驾齐驱登上翠绿的泰山,紧接着听到飞泉跃过涧谷发出如雷吼声,从出行场景引入,以声衬静,突出泰山的雄伟与清幽。颔联“凌高一览知天远,迂曲千蹊觉洞深”:描绘登高望远,感受到天空辽阔,看到山间千条曲折小路,让人觉得山洞幽深,从宏观和微观角度展现泰山的高峻与深邃。颈联“龙蛰沧溟蛟舞壑,枭横碧落凤归林”:以龙蛰、蛟舞、枭横、凤归等意象,营造出一种变幻莫测的氛围,暗示世间事物的兴衰更替,增添诗歌的历史厚重感。尾联“山灵护得神祠在,苔蚀秦碑古树阴”:写泰山神灵护佑神祠得以留存,而秦碑却在古树阴下被青苔侵蚀,将神祠与秦碑的不同状态对比,表达对历史变迁的无奈与感怀。
上一篇:宋·汪元量《兴元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