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hán
guān

朝代:宋作者:汪元量浏览量:1
tián
wén
bàn
zhì
hán
guān
wèi
míng
shí
nán
shì
sān
qiān
zhū
qín
shēng
huán

译文

战国时田文在夜半时分抵达函谷关,鸡还未鸣叫时出关的道路难以通行。若不是依靠门下三千珠饰鞋子的门客出谋划策,又怎能从秦国的土地上得以顺利返回呢。

逐句剖析

"田文夜半至函关":战国时田文在夜半时分抵达函谷关,

# 田文:孟尝君姓田氏,名文。

"鸡未鸣时去路难":鸡还未鸣叫时出关的道路难以通行。

"不是三千珠履客":若不是依靠门下三千珠饰鞋子的门客出谋划策,

# 珠履客:高贵的门客。

"如何秦地得生还":又怎能从秦国的土地上得以顺利返回呢。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函谷关》是宋末元初汪元量创作的七言绝句。此诗借孟尝君夜半至函谷关,凭“鸡鸣狗盗”之策及三千珠履客相助得以出关的历史典故,展现智慧与人才的作用。运用用典、反问手法,语言简洁,以史咏怀,体现宋末元初文人借史抒情的创作特点,是一首咏史绝句。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南宋诗人、词人

汪元量(1241?~1304?),南宋诗人、词人。字大有,号水云,晚号楚狂,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原是宋宫廷琴师,蒙元灭宋被掳北去,以亲身经历而形诸歌诗,颇能反映宋亡前后实况。汪元量的诗,多纪国亡前后事,时人比之杜甫,部分作品有“诗史”之称。其诗风初为江湖体,自经离乱,转师杜甫,眷恋故国,诗风一变而为苍凉悲愤;也有一些山水诗,格调明快。其词多写宫庭生活,善于写景状物,以清丽见长;德祐之难后,词风眷怀故国,情深语直。代表作品有《醉歌》10首、《越州歌》20首、《湖州歌》98首。著有《湖山类稿》《水云集》。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七言绝句,也是一首咏史诗。介绍了田文夜半至函关,鸡未鸣时去路难,及因门客相助脱险的过程,表达了秦地生还的艰难。

2. 写作手法

用典:“田文夜半至函关,鸡未鸣时去路难”运用“函谷关鸡鸣开关”旧制典故,战国时函谷关规定“鸡鸣则开关”,孟尝君(田文)夜半抵达,因鸡未鸣无法出关,陷入“去路难”的困境。诗句借这一典故,还原田文当时的艰难处境,为下文门客助力做铺垫,让历史场景重现,增添诗的韵味。对比:“夜半至函关”中“夜半”自带隐秘、紧张感,将孟尝君(田文)赴函关的行动,置于夜色笼罩的情境,暗示危机四伏,如幕布般遮起历史的悬念。“鸡未鸣时去路难”中“鸡鸣”是打破暗夜的关键意象,古时函谷关“鸡鸣开关”,“鸡未鸣”则关门紧锁。“鸡鸣”与“夜半”呼应,形成“欲出关而不得”的结局,暗夜的漫长与鸡鸣的迟迟未至(鸡未鸣)交织,强化出关的艰难与紧张氛围,让读者沉浸式感受田文当时的困境。

3. 分段赏析

“田文夜半至函关,鸡未鸣时去路难”,开篇述孟尝君困境。“夜半至函关”点明时间、地点,“鸡未鸣时”契合函谷关“鸡鸣开关”旧制,凸显田文欲出关而不得的艰难处境,为下文门客相助做铺垫,让读者直观感受历史故事。“不是三千珠履客,如何秦地得生还”,续写脱险关键。“三千珠履客”指代田文门下众多门客,“不是……如何……”以反问强调门客作用,若无门客“鸡鸣狗盗”之计,田文难脱秦地。此句借典故,暗喻南宋遗民生存境遇,让历史故事与哲理思考交融,深化诗歌内涵。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汪元量《浮丘道人招魂歌》

下一篇:宋·汪元量《琴调相思引·越上赏花》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