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点连声杀六更":杂乱的更点声接连不断,已到六更天,
# 乱点连声:《水云集》校:一作花底传筹。
"荧荧庭燎待天明":庭院中微弱的火炬闪烁着等待天亮。
# 荧荧庭燎待天明:《水云集》校:一作风吹庭燎灭还明。
"侍臣已写归降表":侍从大臣已经写好了归降表,
# 已写归降表:《水云集》校:一作奏罢降元表。
"臣妾佥名谢道清":臣妾谢道清一同签了名。
南宋诗人、词人
汪元量(1241?~1304?),南宋诗人、词人。字大有,号水云,晚号楚狂,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原是宋宫廷琴师,蒙元灭宋被掳北去,以亲身经历而形诸歌诗,颇能反映宋亡前后实况。汪元量的诗,多纪国亡前后事,时人比之杜甫,部分作品有“诗史”之称。其诗风初为江湖体,自经离乱,转师杜甫,眷恋故国,诗风一变而为苍凉悲愤;也有一些山水诗,格调明快。其词多写宫庭生活,善于写景状物,以清丽见长;德祐之难后,词风眷怀故国,情深语直。代表作品有《醉歌》10首、《越州歌》20首、《湖州歌》98首。著有《湖山类稿》《水云集》。
1. 写作手法
白描:“乱点连声杀六更,荧荧庭燎待天明”,用简洁的语言勾勒出更声杂乱、庭中火炬微弱等待天明的场景,不加修饰,直白呈现战乱中的凄凉景象,让读者直观感受当时的氛围。
2. 分段赏析
第一句:“乱点连声杀六更”,杂乱的更点声接连不断,已到了六更天。“乱点连声”写出更声的杂乱无序,暗示当时局势的混乱,“杀六更”表明天快亮了,却无丝毫生机,反而透着紧张与悲凉,为全诗奠定沉郁基调。第二句:“荧荧庭燎待天明”,庭院中微弱的火炬闪烁着,等待天亮。“荧荧”写出火炬光芒微弱,营造出昏暗、凄凉的氛围,“待天明”看似在等天亮,实则暗含对未来的迷茫与绝望,与上句的乱更声相呼应,强化了悲凉感。第三句:“侍臣已写归降表”,侍从大臣已经写好了归降表。“已写”二字直白地交代了归降表已成的事实,不带情感修饰,却将国亡的屈辱与无奈尽显其中,让读者感受到当时的沉痛与绝望。第四句:“臣妾佥名谢道清”,臣妾谢道清一同签了名。直接点出谢道清签名这一细节,以具体人物的行为展现国亡的现实,平实的语言中蕴含着深深的悲愤与痛惜,让全诗的情感达到高潮。
上一篇:宋·汪元量《湖州歌九十八首其一》
下一篇:宋·汪元量《后主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