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剪梅花万样娇":一枝梅花风情万种的娇美。
# 娇:娇美。,一剪:剪下一枝。
"斜插梅枝":斜插在树枝上,
# 梅:一作疏。
"略点眉梢":稍微点缀在眉梢边。
"轻盈微笑舞低回":在那里微笑着,风中的舞姿轻盈得飘若惊鸿,
# 低回:徘徊。
"何事尊前":仿佛是在对酒宴上的人们拍着手招呼。
# 尊前:酒樽之前,指酒筵上。
"拍手相招":众人拍手将她招唤。
# 相:一作误。
"夜渐寒深酒渐消":夜渐深、渐冷,酒意也慢慢消去了。
"袖里时闻玉钏敲":经常可以听到美人的衣袖里玉镯敲碰的声音。
# 袖里时闻玉钏敲:一作“袖里时闻,玉钏轻敲”。玉钏:用玉石穿起来做成的镯子。
"城头谁恁促残更":城头上是谁在催促着打更,
# 恁:那么,那样。
"银漏何如":银饰的漏壶怎么样了,
# 银漏:古代计时器,银壶滴漏。
"且慢明朝":让明天的早晨来得更晚一些吧。
北宋著名婉约派词人
周邦彦(1056~1121),北宋词人。字美成,号清真居士,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历官太学正、庐州教授、知溧水县等,徽宗时为徽猷阁待制,提举大晟府。周邦彦诗、文、词俱有成就,而尤以词成就最高,影响最大。他精通音律,曾创作不少新词调。其词格律谨严,语言典丽精雅,长调尤善铺叙。作品多写闺情、羁旅及咏物,题材较狭窄。代表作品有《汴都赋》《续秋兴赋》《金陵怀古》等。著有《清真居士集》,已佚。今存《片玉词》。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词,以宴饮为题材。词中围绕梅花展开描写,借梅花之美来暗示女子的娇美。上阕重点刻画梅花的姿态如同女子的优美仪态,通过对梅花插枝、舞姿的描写,营造出一种优美而灵动的画面。下阕则转换场景,从夜深酒醒时的感官体验入手,如听到袖里玉钏轻敲的声音,以及对城头更声的感受,表达出一种难以言说的情思,可能是相思之情,也可能是对时光流逝的感怀。
2. 写作手法
细节描写:“斜插梅枝,略点眉梢。轻盈微笑舞低回”,通过对美人插梅、微笑、起舞等细节描写,生动地刻画了美人的娇美与优雅姿态。比喻:上阕描绘梅花的娇美姿态,以梅喻人,将梅花斜插梅枝的姿态比作女子略点眉梢。
3. 分段赏析
“一剪梅花万样娇。斜插梅枝,略点眉梢。”开篇直接描写梅花的娇美,“一剪”写出梅花的形态,“万样娇”则强调其娇美姿态的多样性。“斜插梅枝,略点眉梢”运用巧妙的比喻,将梅花与女子的妆容联系起来,仿佛梅花就是女子眉梢的一抹亮色,给人以清新、柔美的感觉。“轻盈微笑舞低回,何事尊前,拍手相招。”这几句将梅花拟人化,赋予其人的动作和情感。“轻盈微笑舞低回”描绘出梅花在风中摇曳如同女子翩翩起舞的姿态,“何事尊前,拍手相招”则进一步想象梅花像是在酒樽前邀请众人共舞,充满了灵动的气息,也为下文情感的抒发埋下伏笔。“夜渐寒深酒渐消。袖里时闻,玉钏轻敲。”下阕开始转换场景,描写夜晚的情景。“夜渐寒深酒渐消”点明了时间和人物的状态,随着夜深酒醒,一种孤寂感油然而生。“袖里时闻,玉钏轻敲”从听觉角度描写,听到袖子里玉钏轻轻敲击的声音,这声音在寂静的夜里显得格外清晰,暗示出女子可能的无聊或者等待中的焦急情绪。“城头谁恁促残更,银漏何如,且慢明朝。”最后几句表达出对时光流逝的不满和无奈。“城头谁恁促残更”埋怨城头的更声催促着夜晚快点结束,“银漏何如,且慢明朝”则希望银漏(计时)能够慢一些,让明朝(新的一天)晚一点到来,这种情感表达细腻而含蓄,将那种难以排遣的幽微情思表现得淋漓尽致。
4. 作品点评
全词字里行间倾注着肺腑真情,将人性的复杂与纯粹毫无保留地呈现出来。在艺术造诣上,其遣词造句、谋篇布局皆精妙绝伦,具有极高的品鉴与研究价值。
上一篇:宋·周邦彦《长相思·高调》
下一篇:宋·周邦彦《南柯子·宝合分时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