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mǎn
jiāng
hóng
·
·
zhòu
yīn

朝代:宋作者:周邦彦浏览量:1
zhòu
yīn
lǎn
xiāng
wéi
shuì
lín
bǎo
jiàn
绿
yún
liáo
luàn
wèi
xiān
zhuāng
shù
dié
fěn
fēng
huáng
dōu
tuì
liǎo
zhěn
hén
xiàn
线
hóng
shēng
bèi
huà
lán
qiāo
yán
xún
chóng
huì
miàn
yóu
wèi
xiàn
shì
yíng
xīn
xiǎng
qín
zhēng
jiù
shàng
míng
jīn
fāng
cǎo
lián
tiān
yuǎn
wàng
bǎo
xiāng
xūn
bèi
chéng
宿
zuì
shì
dié
mǎn
yuán
fēi
xīn

译文

红日高挂,移影入室,我从沉睡中醒来,披上罗衣,撩起帘幕,来到镜前,只见秀发零乱,我却无心梳妆。脂粉暗淡,脸上还有一线红玉般的枕痕。背依画栏、默默无语,凝望着昔日与他对奕的地方。想到与他再见,遥遥无期。我的无限心事,齐涌心头,久久难去。屋内秦筝依旧,筝声犹在耳际。抬眼远望,天边芳草连天,回眼屋内,被香薰过的被褥只剩我一人独宿。最痛苦的是、蝴蝶满园飞舞,却无人与我共同捕捉,触景伤情,不禁泪落。

逐句剖析

"昼日移阴":红日高挂,移影入室,

# 移阴:日影移动,指时过已久。,昼日:白天的太阳。

"揽衣起":我从沉睡中醒来,披上罗衣,

"香帷睡足":撩起帘幕,

# 睡足:在床上躺够了,指女日子高懒起。,香帷:春天的帷帐,点明季节与处所。

"临宝鉴、":来到镜前,

# 临宝鉴:面对金镜。

"绿云撩乱":只见秀发零乱,

# 绿云撩乱:头发纷乱。绿云,形容女子发多而黑。

"未忺妆束":我却无心梳妆。

# 未忺:没有兴趣。

"蝶粉蜂黄都褪了":脂粉暗淡,

# 蝶粉蜂黄:唐代宫妆,以粉敷面、胸,以黄涂额间。

"枕痕一线红生玉":脸上还有一线红玉般的枕痕。

# 红生玉:一作“红生肉”,肉、玉均指女子两腮;生,印出。

"背画栏、":背依画栏、

"脉脉悄无言":默默无语,

# 脉脉:含情不语貌。

"寻棋局":凝望着昔日与他对奕的地方。

# 寻棋局:杜牧《子夜歌》:“明灯照空局,悠然未有期(棋)。”意为因无聊而寻找棋盘,以棋谐“期”,期待情人相会。 心曲:内心深处。

"重会面":想到与他再见,

"犹未卜":遥遥无期。

"无限事":我的无限心事,

"萦心曲":齐涌心头,久久难去。

# 心曲:内心深处。

"想秦筝依旧":屋内秦筝依旧,

# 秦筝:弹拨乐器,传为秦蒙恬所造。

"尚鸣金屋":筝声犹在耳际。

# 金屋:华美的房屋。意为女子在居室弹筝,却无人欣赏。

"芳草连天迷远望":抬眼远望,天边芳草连天,

# 迷:模糊,看不清。

"宝香薰被成孤宿":回眼屋内,被香薰过的被褥只剩我一人独宿。

# 宝香:贵重的香料。

"最苦是、":最痛苦的是、

"蝴蝶满园飞":蝴蝶满园飞舞,

"无心扑":却无人与我共同捕捉,触景伤情,不禁泪落。

# 无心扑:一作“无人扑”。句意为无心与其赏春戏蝶,而独自伤怀。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满江红・昼日移阴》为宋代词人周邦彦的词作。词中刻画女子形象,精准捕捉极具情味的瞬间,将其神态、情思细腻呈现;抒发相思之情时,巧妙运用迷幻又亲切的意象,让思念具象可感。全词押入声韵,诵读间顿挫低沉,抑郁之感自然流露。作品围绕女主人公展开,倾诉其对远行丈夫(或情人)的深切思念,情感哀怨宛转、凄苦缠绵,把闺中思情的幽微复杂,演绎得动人心弦。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北宋著名婉约派词人

周邦彦(1056~1121),北宋词人。字美成,号清真居士,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历官太学正、庐州教授、知溧水县等,徽宗时为徽猷阁待制,提举大晟府。周邦彦诗、文、词俱有成就,而尤以词成就最高,影响最大。他精通音律,曾创作不少新词调。其词格律谨严,语言典丽精雅,长调尤善铺叙。作品多写闺情、羁旅及咏物,题材较狭窄。代表作品有《汴都赋》《续秋兴赋》《金陵怀古》等。著有《清真居士集》,已佚。今存《片玉词》。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元祐八年(1093年),哲宗亲政后,革新派势力已被排挤压制殆尽,保守派势力便纷纷结党营私、招纳同党,在朝堂之上粉墨登场。然而,这些保守派内部并非铁板一块,而是陷入了激烈的权力纷争与明争暗斗,使得朝廷政局愈发错综复杂、波谲云诡。正是在这样混乱且压抑的政治环境背景下,周邦彦挥笔写下了这首《满江红》,借词寄意,暗藏对时局的观照与感慨。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闺情词。词的上片聚焦女主人公晨起后的心绪与行动,借“昼日移阴”“临宝鉴”“蝶粉蜂黄”“背画栏寻棋局”等场景,细腻呈现其因爱人离去,无心梳妆、触景念旧的孤寂;下片以“秦筝依旧”“宝香熏被”“蝴蝶满园飞”三件生活小事,今昔对照,深剖女主人公对往日相聚的追忆,加倍衬出别后孤苦,曲尽相思之妙。

2. 写作手法

对比:上片写当下女主人公晨起慵懒、无心梳妆,借“蝶粉蜂黄都褪”“枕痕红生肉”暗示欢会成过往;下片“秦筝依旧”“宝香熏被”等,以往昔共赏秦筝、同眠熏被的欢乐,衬如今独对秦筝、孤宿空被的凄苦,今昔交织,放大相思的悲怆,让情感落差更强烈。借物抒情:词中借“宝鉴”写无心梳妆的孤寂,借“蝶粉蜂黄”“枕痕”寄寓欢情消逝的怅惘,借“棋局”现物是人非的空寂,借“秦筝”“宝香”“蝴蝶”诉追忆与孤苦,将无形相思附着于具体物象,使情感具象可感,曲尽闺中情思。

3. 分段赏析

上片围绕彼时情事,层次铺展清晰:“昼日移阴”三句,勾勒天已大亮,窗外日影仍不停挪转,女主人公披衣起身,帐中春睡已足的画面。紧接着写起身后续——“临宝鉴”,面对镶嵌珠宝的明镜,满头乌发蓬松散乱,她却全无梳洗装扮的心思。“未忺妆束”里,“忺”作“高兴、适意”解,精准道出其心境。此时,笔锋忽转插入“蝶粉蜂黄都褪了,枕痕一线红生肉”两句,看似打乱节奏,实则另有深意。前句借“蝶”“蜂”“褪”等带特定象征意义的词,以曲笔暗写曾经的缠绵欢会已成过往;后句描枕边痕迹,那深深的印记似红线“生在肉里”,或许是实写,更要借此表明,那人虽离去,可刻骨铭心的爱意已扎根心间。这两句也隐隐点明离别不久,接着写女主人公从室内移步户外,“背画栏、脉脉悄无言,寻棋局”。她背倚雕绘栏干,含情默默,目光探寻往日对弈的棋盘。“脉脉”点出神态,“寻棋局”借目光落点,衬出对弈人已去、独留棋盘的空寂,含蓄又戳心。下片转写追忆往日相聚之欢,加倍衬出别后孤苦。开篇从不知何时再相逢、诸多欢乐往事搅得人心碎起笔,接着铺陈三件生活小事,一步步深剖女主人公心理,把无形相思写得真切可触。顺序依次是“秦筝依旧”“宝香熏被”“蝴蝶满园飞”。前两件用今昔对照之法,如“寻棋局”那般,让悲与欢的情感反差更强烈。“想秦筝依旧,尚鸣金屋。芳草连天迷远望,宝香薰被成孤宿”,往昔常抚弄的秦筝仍在,熟悉筝声似还绕梁,可那人已远离;极目望,芳草连天遮断远望路,宝香熏过的锦被,因独处也失了温度。“芳草连天”之句穿插其间,添浓“行人已去、天各一方”的怅惘。最后写“蝴蝶满园飞,无心扑”,把女主人公被相思磨得对满园彩蝶都没了逗趣兴致的模样,鲜活托出,这信手拈来的日常小事,成了全篇亮眼之笔,将“最苦”愁情具象化,叫人读来共情深切。

4. 作品点评

此篇以男女之情为核心,不仅细致铺陈物象情态,更善借物移情,让笔下万物皆浸染主人公心绪,随其情感流转而各具韵味,将幽微情思演绎得淋漓尽致,尽显抒情之妙。

展开阅读全文 ∨

作品评价

# “旧调用仄韵多不协律。如末句云‘无心扑’三字,歌者将‘心’字融入去声,方谐音律。”云,指的正是周邦彦的《满江红·昼日移阴》。说明它在当时是颇为流行的。

宋姜夔《满江红》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周邦彦《花心动·双调》

下一篇:宋·周邦彦《长相思 其一 晓行》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