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帘卷青楼":青楼的珠帘高高卷起,
"东风满":东风满室,
"杨花乱飘晴昼":在晴朗的白昼里杨花纷纷扬扬地乱飘。
"兰袂褪香":她身上的兰香从衣袖间渐渐消散,
"罗帐褰红":红色的罗帐被撩起,
"绣枕旋移相就":绣枕很快被移过来,两人依偎在一起。
"海棠花谢春融暖":海棠花已经凋谢,春天依然温暖融融,
"偎人恁、":她这般依偎着人、
"娇波频溜":那含情的美目频频流转。
"象床稳":象牙床安稳舒适,
"鸳衾谩展":绣着鸳鸯的锦被随意展开,
"浪翻红绉":被面如波浪般翻起红色的褶绉。
"一夜情浓似酒":一夜的欢情浓得像醇厚的美酒。
"香汗渍鲛绡":香汗浸湿了薄纱手帕,
"几番微透":好几次微微渗透。
"鸾困凤慵":两人如倦困的鸾凤般慵懒,
"娅姹双眉":她那娇美妩媚的模样,
"画也画应难就":就算是画师也难以描绘出来。
"问伊可煞于人厚":问她为何对人这般深情厚意。
"梅萼露、":她唇似刚带露的梅萼、
"胭脂檀口":如涂抹了胭脂的檀口般娇艳。
"从此后、":从这以后、
"纤腰为郎管瘦":她的纤腰只为情郎而日益消瘦。
北宋著名婉约派词人
周邦彦(1056~1121),北宋词人。字美成,号清真居士,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历官太学正、庐州教授、知溧水县等,徽宗时为徽猷阁待制,提举大晟府。周邦彦诗、文、词俱有成就,而尤以词成就最高,影响最大。他精通音律,曾创作不少新词调。其词格律谨严,语言典丽精雅,长调尤善铺叙。作品多写闺情、羁旅及咏物,题材较狭窄。代表作品有《汴都赋》《续秋兴赋》《金陵怀古》等。著有《清真居士集》,已佚。今存《片玉词》。
1. 分段赏析
上片:“帘卷青楼,东风满,杨花乱飘晴昼”三句勾勒出春日场景。青楼帘卷,东风弥漫,杨花在晴日白昼中纷乱飘飞,以动景开篇,既点明节令,又营造出轻盈而略带缭乱的氛围,为后续人物活动埋下伏笔。“兰袂褪香,罗帐褰红,绣枕旋移相就”三句聚焦人物动作。“兰袂褪香”暗示女子宽衣解带,“罗帐褰红”描绘红色帐幔被掀起的画面,“绣枕旋移相就”则写出绣枕迅速移动、二人趋近的情态,层层递进地展现出亲密场景的推进,语言含蓄而动作性极强。“海棠花谢春融暖,偎人恁、娇波频溜”三句以景衬情。海棠花谢,春日和暖,女子依偎心上人,“恁”字强化亲昵之感,“娇波频溜”则通过灵动的眼神描写,凸显女子的娇媚与情意绵绵,情景交融中尽显温柔缱绻。“象床稳,鸳衾谩展,浪翻红绉”三句聚焦器物与动态。“象床稳”强调环境安稳,“鸳衾谩展”写绣有鸳鸯的被子随意铺开,“浪翻红绉”以红色被子的褶皱翻卷,暗喻二人缠绵之态,用词含蓄而富有画面感。下片:“一夜情浓似酒”一句总括昨夜情状。以“酒”为喻,既点明情之浓烈如酒般令人沉醉,又暗合酒后情浓的朦胧感,奠定情感基调。“香汗渍鲛绡,几番微透”中“鲛绡”指代轻薄纱巾,香汗渗透其上,“几番”强调次数之多,通过身体细节的描写,从侧面展现出二人缠绵时的热烈状态。“鸾困凤慵,娅姹双眼,画也画应难就”三句以“鸾凤”比喻情侣,“困”“慵”二字尽显缠绵后的慵懒之态,“娅姹双眼”描绘女子眼波含情又带倦意的模样,“画也画应难就”突出其柔美之态难以描摹,将人物的缱绻之状推向极致。“问伊可煞于人厚”一句以问句直抒胸臆。“可煞”为方言,意为“是否”“究竟”,女子询问对方是否对自己这般深情,看似直白的疑问,实则饱含患得患失的忐忑与对情爱的珍视。“梅萼露、胭脂檀口”两句巧用比喻,以“梅萼露”喻女子唇上胭脂如沾露的梅萼,“檀口”本指红艳的嘴唇,此处与“胭脂”叠加,更显唇色娇艳欲滴,展现出了女子的妆容之美,语言典雅而富有画面感。“从此后、纤腰为郎管瘦”以承诺收束全篇。女子誓言从此后为情郎而身形消瘦,“管瘦”二字似含无奈却又充满心甘之情,既呼应前文的浓情蜜意,又将女子的痴情与决绝展现得淋漓尽致,余韵悠长。
上一篇:宋·周邦彦《看花回 其一 越调》
下一篇:宋·周邦彦《满江红·昼日移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