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yùn
wáng
kuò
yóu
chén
shì
yuán

朝代:宋作者:苏辙浏览量:1
宿
qíng
lái
chūn
wǎn
zhòng
huā
piāo
jìn
yóu
xiāng
biàn
便
tóng
shàng
yǐn
fáng
luò
yáng
xīn
jìn
wén
chuān
穿
zhǎo
kuò
zhǎng
jiāng
chū
fàng
zhōu
cháng
nián
lái
簿
lǐng
yíng
rén
shèn
xiāng
suí
zuì
xiāng

译文

昨夜的雨停了,天气放晴,春天已经接近尾声,花朵虽然已经飘落,但田野间依然弥漫着浓郁的花香。我们可以一起去舞雩台,如同在沂水边一样欢快,喝酒并不妨碍像洛阳人一样畅饮。新建的花园听说修筑了宽阔的池塘,涨潮的江水初次欢喜地容纳了长船。这些年来,繁杂的官务缠绕着我,怎样才能与你一同进入醉乡,放松身心。

逐句剖析

"宿雨晴来春已晚":昨夜的雨停了,天气放晴,春天已经接近尾声,

"众花飘尽野犹香":花朵虽然已经飘落,但田野间依然弥漫着浓郁的花香。

"舞雩便可同沂上":我们可以一起去舞雩台,如同在沂水边一样欢快,

"饮褉何妨似洛阳":喝酒并不妨碍像洛阳人一样畅饮。

"新圃近闻穿沼阔":新建的花园听说修筑了宽阔的池塘,

# 圃:四库本作浦。

"涨江初喜放舟长":涨潮的江水初次欢喜地容纳了长船。

"年来簿领萦人甚":这些年来,繁杂的官务缠绕着我,

"何计相随入醉乡":怎样才能与你一同进入醉乡,放松身心。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次韵王适游陈氏园》是北宋文学家苏辙写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通过描写陈氏园的景色,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喜爱、对闲适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官场繁琐事务的厌倦。首联描绘了雨后初晴的晚春景色,花朵虽已落尽,但花香依然弥漫,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细腻观察。颔联运用典故,表达了诗人对闲适生活的向往,希望能在陈氏园中享受如古人般的惬意。颈联进一步描绘了陈氏园的景色,新建的池塘和涨潮的江水,为园中增添了新的乐趣。尾联诗人感慨官场事务的繁琐,表达了对自由生活的向往。这首诗语言清新自然,意境优美,情感真挚。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北宋散文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苏辙(1039~1112),北宋散文家。字子由,一字同叔,号东轩长老,晚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进士,历任尚书右丞、门下侍郎等。苏辙与父洵、兄轼合称“三苏”,名列“唐宋八大家”。文学成就主要在散文创作,苏轼称其散文“汪洋淡泊,有一唱三叹之声,而其秀杰之气不可没”。工古文,尤擅议论。其诗亦类其文,不事驰骋,笔意老练,于平稳中时见浑凝,自然朴实,闲淡高雅。苏辙还有不少咏景、咏物、题画的诗,大多寄托人生感慨。晚年写有不少闲适诗,其中一些诗也表现出对朝政的不满。代表作品有《进策》《进论》《历代论》等。有《栾城集》。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首联:“宿雨晴来春已晚,众花飘尽野犹香。”描绘了春末雨后初晴的景象,虽然花朵已经落尽,但田野间依然弥漫着花香。这句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留恋和对自然之美的赞美。颔联:“舞雩便可同沂上,饮禊何妨似洛阳。”诗人引用了“舞雩”和“饮禊”的典故,表达了与友人一同享受自然、畅饮欢聚的愿望。这里体现了诗人对闲适生活的向往。颈联:“新圃近闻穿沼阔,涨江初喜放舟长。”描写了新建的园圃和涨潮的江水,展现了诗人对新事物的关注和期待。新建的池沼宽阔,江水上涨,船只可以行驶得更远,这些景象反映了建设和发展的喜悦。尾联:“年来簿领萦人甚,何计相随入醉乡。”诗人表达了自己多年来被官务缠身的困扰,希望能够摆脱琐事,与友人一同进入醉乡,放松身心。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苏辙《和毛君州宅八咏(其一·凤凰山)》

下一篇:宋·苏辙《试院唱酬十一首 试罢后偶作》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