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fèng
shǐ
使
dān
èr
shí
shǒu
·
·
zèng
zhī
xióng
zhōu
wáng
chóng
zhěng
èr
shǒu

朝代:宋作者:苏辙浏览量:1
yān
zuò
jué
chén
yuǎn
yáo
zhī
guó
cháng
shèng
chù
jiù
wén
shuǐ
xíng
yóu
xiè
jīng
shuāng
shǐ
使
jūn
yuē
nán
lái
yǐn
rén
qiáo
liǔ
zhèng
huáng
chéng
dōu
cùn
xián
chéng
tóu
shuǐ
hàn
màn
jūn
dàn
duì
guāng
yǐn
jiǔ
bìng
piān
jiǔ
lìng
kuān
shì
gōu
chéng
jūn
zhì
lüè
zǒu
zhū
pán
yīng
cún
lǎo
yóu
néng
shuō
yǒu
gōng
míng
wèi
nán

译文

坐在烟波旁感觉胡人的战尘已远,从远方送来的皮币可知国家的长久之计。曾听闻胜地过去荷叶覆盖水面,这次出行还能赶上吃经霜的螃蟹。雄州知州约我来南边饮酒,人日那天河桥边柳树正泛黄。城里没有一寸空闲之地,城头外野水四处弥漫。和你只是对着湖光饮酒,我久病在身偏需宽松的酒令。何家的沟塍像布下的棋局,李君的智略如珠子在盘中滚动,应该还有老人能讲述往事,有追求功名的意愿未必艰难。

逐句剖析

"烟波坐觉胡尘远":坐在烟波旁感觉胡人的战尘已远,

# 胡尘:胡地的尘沙,胡人兵马扬起的沙尘。喻胡兵的凶焰。,烟波:云烟弥漫的水面。

"皮币遥知国计长":从远方送来的皮币可知国家的长久之计。

# 国计:国家的政策和计量国家的经济。,遥知:谓在远处知晓情况。,皮币:兽皮和束帛。古时作为馈赠或聘享的礼物。

"胜处旧闻荷覆水":曾听闻胜地过去荷叶覆盖水面,

# 覆:宋文集本作映。,荷:荷叶。,旧闻:已有的典籍。,胜处:美好的地方。

"此行犹及蟹经霜":这次出行还能赶上吃经霜的螃蟹。

# 经霜:经过秋霜。

"使君约我南来饮":雄州知州约我来南边饮酒,

# 南来:南来。,使君:尊称奉天子之命,出使四方的使者。封官史长官的尊称。

"人日河桥柳正黄":人日那天河桥边柳树正泛黄。

# 柳:与柳相关的人物。,河桥:古代桥名。桥梁。,人日:生辰使例以人日还至雄州。

"城里都无一寸闲":城里没有一寸空闲之地,

# 一寸:十分为一寸。短暂时间。,都无:倘无,若无。,城里:城市建成区内。

"城头野水四汗漫":城头外野水四处弥漫。

# 汗漫:世外之游。形容漫游之远。,野水:野外的水流。,城头:城墙上。

"与君但对湖光饮":和你只是对着湖光饮酒,

# 湖光:日光映照在湖面上所产生的光影。

"久病偏须酒令宽":我久病在身偏需宽松的酒令。

# 酒令:古代宴会中,用来辅助饮酒、增添兴致的游戏。,久病:长期患病。

"何氏沟塍布棋局":何家的沟塍像布下的棋局,

# 棋局:棋盘下棋。,沟塍:沟渠和田埂。

"李君智略走珠槃":李君的智略如珠子在盘中滚动,

# 珠槃:珠饰的盘。,智略:才智谋略。,李君:李君。

"应存父老犹能说":应该还有老人能讲述往事,

# 父老:尊敬老人的称呼。

"有意功名未必难":有追求功名的意愿未必艰难。

# 未必:不一定。,功名:功业和名声。,有意:有意见有某种意念。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奉使契丹二十八首·赠知雄州王崇拯二首》是两首七言律诗,为苏辙于北宋元祐四年(1089年)奉命出使契丹,途经雄州时所作,收录于《奉使契丹二十八首》组诗中。全诗以雄州城池风貌与宴饮场景为描绘主体,巧妙化用“何氏沟塍”“李君智略”等历史典故,生动展现北宋边疆治理的军政格局。尾联“应存父老犹能说,有意功名未必难”一句,既彰显宋代士人渴望建功立业的宏大抱负,又以含蓄笔触暗含对当时时局的深刻评议。诗歌采用七言律诗的体式,押寒韵,对仗工整精巧,字里行间流淌着厚重的历史感。“赵北燕南古战场”等经典意象,精准勾勒出边城独特的地理特征,与“城头野水四汗漫”的场景描写相互映照,在时空交错中形成深远的意境。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北宋散文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苏辙(1039~1112),北宋散文家。字子由,一字同叔,号东轩长老,晚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进士,历任尚书右丞、门下侍郎等。苏辙与父洵、兄轼合称“三苏”,名列“唐宋八大家”。文学成就主要在散文创作,苏轼称其散文“汪洋淡泊,有一唱三叹之声,而其秀杰之气不可没”。工古文,尤擅议论。其诗亦类其文,不事驰骋,笔意老练,于平稳中时见浑凝,自然朴实,闲淡高雅。苏辙还有不少咏景、咏物、题画的诗,大多寄托人生感慨。晚年写有不少闲适诗,其中一些诗也表现出对朝政的不满。代表作品有《进策》《进论》《历代论》等。有《栾城集》。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元祐四年(1089年),苏辙以贺辽主生辰使的身份出使契丹,途经河北雄州时拜访了知州王崇拯。雄州作为宋辽边境的重要城镇,其城池建设和军事防御有着特殊的战略意义。诗人亲眼见到边城的景象,再结合宴饮交谈中所了解到的情况,创作了这组七言律诗赠予地方官员。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两首诗是七言律诗,也是赠别诗。描绘了雄州由古战场变为方塘的景象,展现了当地的自然风光如荷覆水、蟹经霜,还描述了城头野水、沟塍如棋局等画面,营造出一种感慨历史变迁与关注当下的氛围。表达了诗人与王崇拯的深厚情谊,以及对他在雄州建立功名的鼓励。

2. 写作手法

借景抒情:“胜处旧闻荷覆水,此行犹及蟹经霜”,借对雄州荷花覆水、蟹经霜寒等景色的描述,既表达了对当地美景和物产的喜爱,也流露出出使途中的某种惬意之情。

3. 分段赏析

第一首:首联:“赵北燕南古战场,何年千里作方塘”,开篇点明雄州地理位置,曾是古战场,如今变为千里方塘,形成古今对比,引发读者兴趣。颔联:“烟波坐觉胡尘远,皮币遥知国计长”,写雄州凭借烟波有抵御胡尘之效,通过皮币贸易可使国计长久,表达对雄州地理和经济作用的肯定。颈联:“胜处旧闻荷覆水,此行犹及蟹经霜”,描绘雄州物产,听闻此地荷花覆水,此次还赶上蟹经霜,展现雄州的富庶。尾联:“使君约我南来饮,人日河桥柳正黄”,提到与王崇拯约定南来饮酒,人日时河桥柳正黄,营造出美好氛围,体现两人情谊。第二首:首联:“城里都无一寸闲,城头野水四汗漫”,描绘雄州城内拥挤,城头野水弥漫,展现雄州独特的景象。颔联:“与君但对湖光饮,久病偏须酒令宽”,写与王崇拯对着湖光饮酒,因自己久病希望酒令宽松,体现两人亲密的交往。颈联:“何氏沟塍布棋局,李君智略走珠盘”,借何氏、李君的事迹,表达对他们治理雄州能力的赞赏,也暗示王崇拯应有所作为。尾联:“应存父老犹能说,有意功名未必难”,指出父老或许能讲述往事,鼓励王崇拯若有意功名并非难事,表达对友人的期许。

4. 作品点评

该组诗作堪称北宋使辽诗的佳作,明代文论家胡应麟在《诗薮》中评其“深得杜工部边塞诗的遗风余韵”。清代《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赞誉苏辙使辽诗“叙事简练真切,议论醇厚端正”,其中对雄州军政情况的描绘颇具史料价值。现代学者指出,诗中“赵北燕南古战场”等句子,典型地体现了元祐时期士大夫积极入世的政治心态。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苏辙《阴晴不定简唐觐秘校并敖吴二君五首 其三》

下一篇:宋·苏辙《送文太师致仕还洛三首》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