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川蟠踞偶成形":山峦与河流蜿蜒盘踞,偶然间好似凝成了某种形态,
"威凤低回久未行":一只威风凛凛的凤凰低空盘旋,久久没有向前飞行(或离去)。
"更种梧桐真可致":倘若(在这里)再栽种些梧桐树,就真能将它(凤凰)招引来,
"高飞性似伯夷清":(凤凰)高飞的本性啊,就如同伯夷那般高洁清正。
北宋散文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苏辙(1039~1112),北宋散文家。字子由,一字同叔,号东轩长老,晚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进士,历任尚书右丞、门下侍郎等。苏辙与父洵、兄轼合称“三苏”,名列“唐宋八大家”。文学成就主要在散文创作,苏轼称其散文“汪洋淡泊,有一唱三叹之声,而其秀杰之气不可没”。工古文,尤擅议论。其诗亦类其文,不事驰骋,笔意老练,于平稳中时见浑凝,自然朴实,闲淡高雅。苏辙还有不少咏景、咏物、题画的诗,大多寄托人生感慨。晚年写有不少闲适诗,其中一些诗也表现出对朝政的不满。代表作品有《进策》《进论》《历代论》等。有《栾城集》。
1. 分段赏析
“山川蟠踞偶成形”此句勾勒出一幅宏大而雄浑的自然画卷。“蟠踞”一词赋予山川以动态与威严,仿佛山川如巨龙般盘绕、踞守大地。“偶成形”强调这种形态并非刻意为之,而是自然天成的结果,展现出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和无穷创造力,让读者感受到山川的磅礴气势与独特韵味。“威凤低回久未行”“威凤”本身就给人一种高贵、威严的印象,它“低回”徘徊,不向前飞行,这一姿态生动地描绘出凤凰的优雅与矜持。读者仿佛能看到一只色彩斑斓、气宇轩昂的凤凰在低空缓缓盘旋,眼神中透露出一种沉思和期待。“更种梧桐真可致”此句紧承上句,由凤凰的低回引出梧桐这一关键元素。在传统文化中,凤凰非梧桐不栖,所以诗人提出“更种梧桐”,认为通过创造良好的条件(种植梧桐),就能够吸引到像凤凰一样优秀的人才或美好的事物。这一观点体现了诗人积极进取、主动创造的态度,以及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高飞性似伯夷清”将凤凰的高飞之性与伯夷的清正品质相类比,是全诗的点睛之笔。伯夷是古代的贤人,以清正廉洁、坚守气节著称。诗人用伯夷来比喻凤凰,赋予了凤凰高尚的道德内涵,使凤凰的形象不仅仅停留在自然生物的层面,更具有了人格化的特征。
上一篇:宋·苏辙《次韵王适新燕》
下一篇:宋·苏辙《次韵王适游陈氏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