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西
xuān
zhòng‌
shān
dān

朝代:宋作者:苏辙浏览量:1
huái
yáng
qiān
huā
dào
sān
bǎi
chéng
zhōng
zhòng
míng
yuán
zāi
jiē
táo
shì
xīn
chéng
西
yǒu
shù
chéng
qiū
zhòng‌
shān
dān
shēng
shān
dān
fēi
jiā
huā
lǎo
yǒu
shēn
宿
gēn
jué
pǐn
jiē
míng
nián
chūn
yáng
shēng
yíng
chǐ
làn
rán
dào
tiān
gōng
xìn
rén
zhì
gēn
miáo
xiāng
yīn
fēi
zhēn
fēi
wěi
lái
dàn
yí‌
xiào
wèn
suǒ
cóng
zhì

译文

淮阳那千叶花,距离这里有三百里地。城中有许多有名的园林,人们栽种嫁接花卉与桃李相比。我的房舍刚刚建成,西边有几畦空地。趁着秋天种下山丹花,得到雨水滋润后生长起来真让人高兴。山丹花并非是名贵的花卉,老菜园子种它有着深远的用意。它的宿根已经埋入土中,那些优良的花卉品种都可以寄托在它身上。到了明年春天阳气上升时,山丹花长到一尺多高,烂漫得如同美丽的绸缎。竟然像是窃取了上天的功劳,不得不说,人类的智慧确实值得肯定啊。根和苗相互依存,既不是真的,也不是假的。客人来了只需一笑,不要问它是从哪里得来的。

逐句剖析

"淮阳千叶花":淮阳那千叶花,

"到此三百里":距离这里有三百里地。

"城中众名园":城中有许多有名的园林,

"栽接比桃李":人们栽种嫁接花卉与桃李相比。

"吾庐适新成":我的房舍刚刚建成,

"西有数畦地":西边有几畦空地。

"乘秋种山丹":趁着秋天种下山丹花,

"得雨生可喜":得到雨水滋润后生长起来真让人高兴。

"山丹非佳花":山丹花并非是名贵的花卉,

"老圃有深意":老菜园子种它有着深远的用意。

"宿根已得土":它的宿根已经埋入土中,

"绝品皆可寄":那些优良的花卉品种都可以寄托在它身上。

"明年春阳升":到了明年春天阳气上升时,

"盈尺烂如绮":山丹花长到一尺多高,烂漫得如同美丽的绸缎。

"居然盗天功":竟然像是窃取了上天的功劳,

"信矣斯人智":不得不说,人类的智慧确实值得肯定啊。

"根苗相因依":根和苗相互依存,

"非真亦非伪":既不是真的,也不是假的。

"客来但一笑":客人来了只需一笑,

"勿问所从致":不要问它是从哪里得来的。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西轩种山丹》是北宋诗人苏辙写的一首五言古诗。这首诗围绕种山丹花这一事件展开。诗开篇以淮阳千叶花及城中名园栽接花卉引出下文。接着叙述自己庐舍新成后在西边空地种山丹花,得雨生长而喜悦。指出山丹花虽非佳花,但老圃种植有深意。想象明年花开烂漫,赞叹种植者似盗天功般的智慧。最后表明根苗相依,不必纠结真假,体现豁达超脱的生活态度。整首诗语言质朴,通过对种山丹花过程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和生活的独特感悟。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北宋散文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苏辙(1039~1112),北宋散文家。字子由,一字同叔,号东轩长老,晚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进士,历任尚书右丞、门下侍郎等。苏辙与父洵、兄轼合称“三苏”,名列“唐宋八大家”。文学成就主要在散文创作,苏轼称其散文“汪洋淡泊,有一唱三叹之声,而其秀杰之气不可没”。工古文,尤擅议论。其诗亦类其文,不事驰骋,笔意老练,于平稳中时见浑凝,自然朴实,闲淡高雅。苏辙还有不少咏景、咏物、题画的诗,大多寄托人生感慨。晚年写有不少闲适诗,其中一些诗也表现出对朝政的不满。代表作品有《进策》《进论》《历代论》等。有《栾城集》。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前四句:“淮阳千叶花,到此三百里。城中众名园,栽接比桃李。”开篇通过提及淮阳的千叶花,点明距离之远,营造出一种空间感。“城中众名园,栽接比桃李”描绘出城中名园花卉种植的普遍与繁荣,为下文自己种植山丹花形成对比,引出下文。中间四句:“吾庐适新成,西有数畦地。乘秋种山丹,得雨生可喜。”这几句叙述了自己房舍新成,有了种植的条件,在秋天种下山丹花,“得雨生可喜”生动地表现出看到山丹花在雨水滋润下生长时的喜悦心情,体现出诗人对种植的用心和对植物生长的关注。中间四句:“山丹非佳花,老圃有深意。宿根已得土,绝品皆可寄。”诗人指出山丹花并非名贵花卉,但老菜园子种它有深意。“宿根已得土,绝品皆可寄”说明山丹花的宿根入土后,优良品种可寄托其上生长,这里蕴含着诗人对种植的独特理解和感悟,不追求名贵,注重内在的生长和延续。后四句:“明年春阳升,盈尺烂如绮。居然盗天功,信矣斯人智。”诗人发挥想象,描绘了明年春天山丹花盛开的景象,“盈尺烂如绮”形象地写出了花朵盛开时的绚烂。“居然盗天功,信矣斯人智”赞叹种植者仿佛窃取了上天的功劳,展现出对种植者的智慧和技艺的钦佩。​​豁达生活态度表达​​结尾四句:“根苗相因依,非真亦非伪。客来但一笑,勿问所从致。”最后几句,诗人从山丹花的根苗相互依存,延伸到不必纠结事物的真假。“客来但一笑,勿问所从致”传达出一种豁达、超脱的生活态度,不要过分在意事物的来源和真假,享受当下即可。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苏辙《送陈安期都官出城马上》

下一篇:宋·苏辙《八阵碛》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