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田已报七分熟":夏天种下的庄稼已经报告说有七成成熟了,
"秋稼方忧十日干":而秋天种下的庄稼正担忧着连续十天的干旱天气。
# 干:一作“亁”。
"好雨徐来不仓卒":这场及时的好雨缓缓地飘落下来,没有来得那么急促,
"天公似欲救艰难":老天爷似乎是想要拯救人们于这艰难的处境之中。
"魃张鹰犬无遗力":旱魃曾经像放出鹰犬一样,不遗余力地制造旱灾,
"社近鸡豚趁早寒":社日临近了,人们趁着天气还没有更寒冷,赶紧准备好鸡肉和猪肉(用来祭祀和享用)。
"老病随人幸一饱":我年老多病,能跟着众人有幸吃上一顿饱饭,
"炉香无语只长叹":对着香炉里的香烟,默默无语,只能长长地叹息。
北宋散文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苏辙(1039~1112),北宋散文家。字子由,一字同叔,号东轩长老,晚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进士,历任尚书右丞、门下侍郎等。苏辙与父洵、兄轼合称“三苏”,名列“唐宋八大家”。文学成就主要在散文创作,苏轼称其散文“汪洋淡泊,有一唱三叹之声,而其秀杰之气不可没”。工古文,尤擅议论。其诗亦类其文,不事驰骋,笔意老练,于平稳中时见浑凝,自然朴实,闲淡高雅。苏辙还有不少咏景、咏物、题画的诗,大多寄托人生感慨。晚年写有不少闲适诗,其中一些诗也表现出对朝政的不满。代表作品有《进策》《进论》《历代论》等。有《栾城集》。
1. 分段赏析
首联:“夏田已报七分熟,秋稼方忧十日乾”,直接陈述夏田和秋稼的情况,夏田已有七分成熟,本是好事,但秋稼却因十日干旱而令人担忧,形成鲜明对比,为下文喜雨的到来做铺垫,突出这场雨对于秋稼的关键意义。颔联:“好雨徐来不仓卒,天公似欲救艰难”,描绘好雨缓缓落下,没有仓促之感,仿佛天公是有意来拯救秋稼干旱的艰难处境,以拟人的手法,生动地表达出诗人对这场及时雨的欣喜与感激之情,同时也体现出对上天的一种感恩心态。颈联:“魃张鹰犬无遗力,社近鸡豚趁早寒”,提到旱魃曾如放出鹰犬般全力肆虐,如今社日将近,百姓趁着早寒准备鸡豚祭祀。此联从侧面反映出之前干旱的严重,以及百姓对社日祭祀的重视,希望通过祭祀祈求风调雨顺,表达了百姓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尾联:“老病随人幸一饱,炉香无语只长叹”,诗人感慨自己年老多病,有幸能随着众人因这场雨而有饱饭吃,但面对生活的种种不易,只能对着炉香默默长叹。这里既表达了对这场雨带来饱饭的庆幸,又流露出对生活艰辛的无奈与感慨,使诗歌情感更加深沉复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