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朝代:宋作者:苏辙浏览量:1
lǎo
tiān
yāo
jiǎo
bìng
shān
wēng
jiù
chuán
fāng
jīng
shuāng
rèn
quán
jīn
chā
shǒu
dān
tián
jiè
huǒ
guāng
kǒu
qiāng
míng
chū
wèi
shú
tóu
jiào
róng
máng
lái
wèi
shuō
chén
xīng
wǎn
sān
yàn
shōu
bái
jiāng

译文

年纪大了,每天都增添腰脚方面的病症,山里的老翁服用栗子是旧时流传下来的方法。经过霜打的栗子如同斧刃一样充满金气,双手插手于丹田部位借助内火。栗子入口发出清脆声响,感觉好像还未完全熟透,低下头慢慢咀嚼,不能匆忙。有客人来就为他讲述早晚,分多次慢慢吞咽,徐徐吸收栗子的营养。

逐句剖析

"老去日添腰脚病":年纪大了,每天都增添腰脚方面的病症,

"山翁服栗旧传方":山里的老翁服用栗子是旧时流传下来的方法。

"经霜斧刃全金气":经过霜打的栗子如同斧刃一样充满金气,

"插手丹田借火光":双手插手于丹田部位借助内火。

"入口锵鸣初未熟":栗子入口发出清脆声响,感觉好像还未完全熟透,

"低头咀噍不容忙":低下头慢慢咀嚼,不能匆忙。

"客来为说晨兴晚":有客人来就为他讲述早晚,

"三咽徐收白玉浆":分多次慢慢吞咽,徐徐吸收栗子的营养。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服栗》是北宋苏辙写的一首日常生活服用栗子养生的七言律诗。诗中诗人结合自身年老腰脚患病,引出山翁服用栗子养生的传统方法。描述了栗子经霜后的特点,以及服用时的注意事项,表达了诗人对这种养生方式的关注与认可。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北宋散文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苏辙(1039~1112),北宋散文家。字子由,一字同叔,号东轩长老,晚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进士,历任尚书右丞、门下侍郎等。苏辙与父洵、兄轼合称“三苏”,名列“唐宋八大家”。文学成就主要在散文创作,苏轼称其散文“汪洋淡泊,有一唱三叹之声,而其秀杰之气不可没”。工古文,尤擅议论。其诗亦类其文,不事驰骋,笔意老练,于平稳中时见浑凝,自然朴实,闲淡高雅。苏辙还有不少咏景、咏物、题画的诗,大多寄托人生感慨。晚年写有不少闲适诗,其中一些诗也表现出对朝政的不满。代表作品有《进策》《进论》《历代论》等。有《栾城集》。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服栗》首联:“老去日添腰脚病,山翁服栗旧传方。”诗人开篇点明自己因年老,腰脚疾病日益增多,接着引出山翁服用栗子养生的传统方法,为全诗介绍服用栗子养生做铺垫。颔联:“经霜斧刃全金气,插手丹田借火光。”此联描述栗子经霜后的特性,像斧刃一样充满金气,同时提到服用时需借助丹田内火,从栗子的特点和服用方式的原理上进一步阐述。颈联:“入口锵鸣初未熟,低头咀噍不容忙。”细致描写服用栗子时的情景,栗子入口清脆,感觉还未全熟,需要慢慢咀嚼,不能匆忙,强调了服用时的注意事项。尾联:“客来为说晨兴晚,三咽徐收白玉浆。”诗人向客人讲述早晚服用栗子的要点,要慢慢吞咽,以吸收栗子的营养,就像慢慢收取白玉浆一样,表达了诗人对这种养生方式的重视,并希望分享给他人。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苏辙《徐孺亭》

下一篇:宋·苏辙《初发嘉州》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