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莲叶雨":莲叶上落着雨,
"蓼花风":蓼花边吹着风。
"秋恨几枝红":秋天的愁绪里,有几枝红花开着。
"远烟收尽水溶溶":远处的烟霞散尽,水面波光粼粼。
"飞雁碧云中":大雁在碧色云空中飞翔。
"衷肠事":藏在心里的事。
"鱼笺字":鱼形信笺上的字迹。
"情绪年年相似":情绪每年都差不多。
"凭高双袖晚寒浓":登高时双袖沾着浓重的晚寒。
"人在月桥东":人站在月桥的东边。
北宋著名词人
晏几道(1038~1110),北宋词人。字叔原,号小山,抚州临川(今江西抚州)人。晏殊第七子。历任颍昌府许田镇监、乾宁军通判、开封府判官等。晚年家境中落。晏几道与晏殊在词史上被并称为“二晏”。其词长于小令,多追怀往事,凄楚沉挚,深婉秀逸。代表作品有《临江仙》《鹧鸪天》《阮郎归》等。著有《小山词》。
1. 分段赏析
上片“莲叶雨,蓼花风”,以莲叶承雨、蓼花迎风的具体景物开篇,生动描绘了秋季湿漉漉的氛围,自然引入秋日景象。莲叶和蓼花作为典型秋物,象征凄凉和季节变换,语言简洁但形象鲜明。“秋恨几枝红”,将红枝与秋恨巧妙结合,用红枝象征零落的秋叶,暗示季节引发的哀愁情感。红字一语双关,既写实红枝又隐含恨意,艺术手法自然而含蓄,强化了主题的感染力。“远烟收尽水溶溶。飞雁碧云中”,描写远方烟雾散去后开阔的水面溶溶流动,飞雁穿行碧空云层。通过远近景色的对比,动静结合,营造出秋日苍茫空旷的意境,景物描写营造出寂寥感。下片“衷肠事。鱼笺字”,转向情感层面,以“衷肠事”点明内心真挚情感,“鱼笺字”指书信上的字迹,暗示诗人对往事的回忆和抒写。人物形象隐含其中,表达含蓄但情感真挚。“情绪年年相似”,直抒胸臆地表达一种周而复始的相似心境,突出时间的循环和情感的持久性。内容主题由景物转为情思,衔接自然。“凭高双袖晚寒浓”,描述诗人凭高远眺,衣袖被晚寒浸湿浓浓,细节描写生动表现寒冷和孤独感,双袖形象细节强化了人物的孤寂氛围。“人在月桥东”,结尾点出人物立于月下桥东的具体位置,完成从景到情的完整叙事,整体意境升华出孤身秋夜的沉思和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