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风不似春风好":秋风终究不如春风那般和煦宜人,
"一夜金英老":一夜之间金色的菊花就衰老了。
# 金英:菊花。
"更谁来凭曲阑干":还有谁会来靠着弯曲的栏杆呢。
"惟有雁边斜月、":只有大雁旁边的斜月、
"照关山":照着边关山岭。
"双星旧约年年在":牛郎织女一年一度相会的旧约年年都在,
# 双星:指牛郎织女星,借神话传说表达人世情感的脆弱多变。
"笑尽人情改":它们仿佛在嘲笑人世间的情谊是如此多变易改。
"有期无定是无期":说是有约定却又没有确定的日期,这实际上等同于没有约定。
# 有期无定是无期:看似约定归期实则难以践行,道破情感承诺的虚幻本质。
"说与小云新恨、":把这新近滋生的愁怨说给天边那朵小云听、
"也低眉":它也低下了眉头。
# 低眉:低头。
北宋著名词人
晏几道(1038~1110),北宋词人。字叔原,号小山,抚州临川(今江西抚州)人。晏殊第七子。历任颍昌府许田镇监、乾宁军通判、开封府判官等。晚年家境中落。晏几道与晏殊在词史上被并称为“二晏”。其词长于小令,多追怀往事,凄楚沉挚,深婉秀逸。代表作品有《临江仙》《鹧鸪天》《阮郎归》等。著有《小山词》。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写秋日情思的词,借秋风、金英、雁、斜月、关山、双星、小云等景象,写出了秋日的萧瑟凄凉,以及人情易变带来的孤独怅惘与失落忧愁。
2. 写作手法
用典:“双星旧约年年在”一句巧用牛郎织女的典故,该典故原指牛郎织女每年七夕鹊桥相会的约定;作者在词中以“双星旧约年年在”凸显人情的多变,用双星坚守约定的不变,突出世间人情的易改,强化了内心的感慨。对比:“秋风不似春风好”一句中,“春风”常给人温暖和煦之感,象征生机与美好;“秋风”则多带寒凉萧瑟之意,易引发衰败之感。作者将二者对比,凸显出秋风的凄冷远不及春风的宜人,借这种冷暖反差,为后文“一夜金英老”所写的秋景衰败做铺垫,也暗含着对时光流转、景致变换的感慨。
3. 分段赏析
上片以“秋风不似春风好,一夜金英老”起笔,将秋风与春风对比,突出秋风的凛冽。春风常象征生机与温暖,而秋风却带来萧瑟,“不似”二字直接流露对秋风的不喜。“金英”即菊花,本是秋日标志性景物,却因秋风“一夜”催“老”,既写出时光流逝之快,又借菊花衰败营造凄凉氛围。“更谁来凭曲阑干,惟有雁边斜月、照关山”,转写人的活动与所见之景。“更谁”二字暗含孤独,曾经或许有人同凭栏杆,如今却只剩自己,强化了寂寞之感。“雁边斜月”“照关山”,雁常与思乡相关,斜月增添凄清,关山则拓展了空间,将个人的孤独与辽阔的天地相连,愁绪也随之蔓延,字里行间满是无人陪伴的怅惘。下片“双星旧约年年在,笑尽人情改”,“双星”指牵牛星与织女星,其每年七夕相会的旧约从未改变,与“人情改”形成鲜明对比。“笑尽”一词,似以双星的视角嘲讽人间人情的易变,实则暗含诗人对人情冷暖、世事无常的感慨。“有期无定是无期,说与小云新恨、也低眉”,进一步抒发情感。“有期无定”道出希望与失望交织的无奈,看似有约定,却因不确定而形同无期,将内心的失落推向深处。“说与小云”,把无形的“新恨”倾诉给“小云”,赋予自然景物以情感,而“小云”“也低眉”,则以物拟人,借小云的姿态呼应人的愁绪,将难以言说的怨恨与忧愁细腻地展现出来,余味悠长。
# 有期无定是无期,说与小云新恨也低眉,皆寓诸伎之名也。
清郭麐《灵芬馆词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