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藕花开水殿凉":碧绿的荷花盛开后,使得水殿凉意沁人,
# 水殿:水殿:建于水上的殿宇。此处指汴京顺天门外金明池之水殿。,碧藕:神话中仙人所食之藕。旧题晋王嘉《拾遗记》三《周穆王》:“西王母……又进万岁冰桃,千常碧藕。”
"万年枝外转红阳":冬青树枝桠外,红日缓缓西沉。
# 万年枝:即冬青树。《苕溪渔隐丛话》前集二二引《复斋漫录》:“晏元献诗:‘万年枝上凝烟动,百子池边日月长。’万年枝,江左人谓之冬青。”
"升平歌管随天仗":太平盛世的乐声伴随天子仪仗,
# 天仗:皇帝的仪仗。
"祥瑞封章满御床":祥瑞的奏章堆满了御案。
# 封章:也称封事。朝廷百官上书奏机密事,为防泄露,用皂囊封缄呈进,故称封章。
"金掌露":金杯承接仙露,
# 金掌:《三辅黄图》:“神明台,在建章宫中,祀仙人处,上有铜仙舒掌捧铜盘、玉杯,以承云表玉露,以露和玉屑服之,以求仙道。”这里以汉宫仙掌指代当时宫廷。
"玉炉香":玉香炉焚烧着香料。
# 玉炉香:玉炉焚香。
"岁华方共圣恩长":年华正与皇恩共长久。
"皇州又奏圜扉静":京城传来消息,狱中安静,空无一人,
# 圜扉静:指狱空之事。圜扉,狱户以圆木为扉,故称圜扉,此指监狱。
"十样宫眉捧寿觞":十位宫女画着各色眉妆,捧着寿酒杯向君王敬献。
# 十样宫眉:相传唐玄宗曾令画工作《十眉图》,见唐张泌《妆楼记》。十眉为鸳鸯、小山(远山)、五岳、三峰、垂珠、月棱、分梢、涵烟、拂云、倒晕。
北宋著名词人
晏几道(1038~1110),北宋词人。字叔原,号小山,抚州临川(今江西抚州)人。晏殊第七子。历任颍昌府许田镇监、乾宁军通判、开封府判官等。晚年家境中落。晏几道与晏殊在词史上被并称为“二晏”。其词长于小令,多追怀往事,凄楚沉挚,深婉秀逸。代表作品有《临江仙》《鹧鸪天》《阮郎归》等。著有《小山词》。
1. 分段赏析
上片“碧藕花开水殿凉”句以“碧藕”与“水殿”构建清凉意象。碧藕为神话仙物,暗喻宫廷超凡气象;水殿临波而建,既显建筑精巧,又以“凉”字点出夏日宫廷避暑之景,呼应后文“红阳”流转的时空转换。“万年枝外转红阳”句中“万年枝”特指冬青树,枝干虬曲苍劲,与“红阳”形成冷暖对比。红日西沉时余晖映照枝桠,既暗示时间推移,又以“万年”暗喻王朝基业稳固,色彩明艳处透出盛世气象。“升平歌管随天仗”句聚焦皇家仪仗。“升平”直指太平盛世,“歌管”与“天仗”组合,展现帝王出行时乐声悠扬、仪仗庄严的场景,以动态描写强化政治昌明的视觉与听觉双重意象。“祥瑞封章满御床”句通过文书意象颂扬君臣关系。“祥瑞封章”指臣子进献的吉兆奏章,堆积御床象征君王受天命而治。此句以具象文书替代抽象歌颂,体现宫廷政治运作的实际场景。下片“金掌露,玉炉香”句采用典故对仗。“金掌”化用汉宫承露盘典故,喻指帝王承天受命;“玉炉香”既写实宫廷焚香仪制,又以香气象征祥瑞氤氲。金银玉质器物叠加,凸显宫廷奢靡与神圣性。“岁华方共圣恩长”句总括前文。“岁华”指时光,“圣恩”为君王恩泽,将自然时序与政治清明关联,形成天人感应的颂圣逻辑,体现宋代文人词的政治抒情传统。“皇州又奏圜扉静”句转向社会治理。“圜扉”代指监狱,“静”字表明狱空无囚,侧面反映政治清明。此句以司法清明佐证盛世,与汉代“囹圄空虚”典故形成历史呼应。“十样宫眉捧寿觞”句收束全篇。“十样宫眉”源自唐代《十眉图》,通过宫女妆容细节展现宫廷生活精致。群臣捧觞祝寿的庆典场景,既点明节庆主题,又以群体形象烘托君臣同乐的盛世图景。
下一篇:宋·晏几道《清平乐·笙歌宛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