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亭初报一枝梅":在小亭看到一枝初开的梅花,
"惹起江南归兴":想到江南多梅子,立即就引起了我还乡的兴致。
"遥想玉溪风景":遥想故乡潺潺的溪水,
# 玉溪:用美化的方式泛言溪水。
"水漾横斜影":水波荡漾着梅花的影子,风光绮丽。
# 横斜影:梅枝横斜映水的景象。
"异香直到醉乡中":那梅花香气扑鼻,令人沉醉,
"醉后还因香醒":又因那香气沁人心脾,使人清醒。
"好是玉容相并":最妙的当是美人与梅花同在、彼此争艳时,
# 玉容:泛称美貌女子。
"人与花争莹":更是美得让人移不开眼啊。
# 争莹:争艳。
北宋著名词人
晏几道(1038~1110),北宋词人。字叔原,号小山,抚州临川(今江西抚州)人。晏殊第七子。历任颍昌府许田镇监、乾宁军通判、开封府判官等。晚年家境中落。晏几道与晏殊在词史上被并称为“二晏”。其词长于小令,多追怀往事,凄楚沉挚,深婉秀逸。代表作品有《临江仙》《鹧鸪天》《阮郎归》等。著有《小山词》。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词,也是一首思乡题材的词。描绘了小亭边初绽的梅花,触发了词人的江南归思。词人遥念玉溪的风光,想象着梅花在水中的倒影。梅花的异香甚至飘进醉乡,使词人醉后因香而醒。还描绘了梅花与美人交相辉映的画面,表达了词人的思乡之情以及对梅花和美人这般美好事物的喜爱与赞美。
2. 分段赏析
上阕“小亭初报一枝梅,惹起江南归兴。”此联通过“小亭”和“一枝梅”的描绘,营造出一种清幽雅致的氛围。“初报”一词,给人一种新鲜、惊喜的感觉,仿佛梅花在不经意间悄然绽放。“惹起江南归兴”则点明了梅花引发的词人的情感——思乡之情。梅花常常是思乡的象征,看到梅花,词人自然而然地想起了江南的故乡,这种情感的引发自然而流畅。“遥想玉溪风景,水漾横斜影。”这两句是词人的想象之景。“遥想”表明这是词人在脑海中勾勒出的画面,“玉溪”可能是词人故乡的一个地名,也可能是一个具有代表性的美好之地。“水漾横斜影”描绘了梅花在水中的倒影,随着水波荡漾,展现出一种动态的美感。这种美感不仅来自于视觉上的享受,更蕴含着词人对故乡的深深眷恋之情。下阕“异香直到醉乡中,醉后还因香醒。”此联着重描写梅花的香气。“异香”突出了梅花香气的独特和浓郁,“直到醉乡中”则强调了香气的感染力,仿佛能够将人带入沉醉的状态。“醉后还因香醒”进一步说明了梅花香气的魅力,即使在沉醉之后,也会被香气唤醒,可见其香气之令人难以忘怀。“好是玉容相并,人与花争莹。”这两句将梅花与人进行类比。“好是”表示一种美好的感受,“玉容”通常用来形容女子的美貌,这里将梅花比作美人的容颜。“人与花争莹”描绘出人与花相互映衬、争奇斗艳的美好景象,表达了词人对梅花的喜爱与赞美之情。同时,也可以理解为词人在梅花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或者是在赏梅的过程中,感受到了自己与梅花之间的某种共鸣。
3. 作品点评
晏几道虽祖籍抚州临川(今江西抚州),却长期居住于汴京(今河南开封),故而时常将对故乡的思念诉诸笔端。在这首词里,词人见小亭边初绽的一枝梅花,思绪瞬间飘向多梅的江南,归乡之情油然而生。这既是因眼前之物触动情思,更是词人对梅花饱含深情的体现。“遥想”之后的两句,词人凭借饱含情感的想象,以精妙的笔法勾勒出一幅美妙的故乡溪梅图。其中“水漾横斜影”一句,化用自林逋《山园小梅》中的“疏影横斜水清浅”。但此句着一“漾”字,让画面充满了灵动的动态感,赋予了玉溪风景别样的神韵,远非一般静态画面可比。词的下片,前两句着重渲染梅花独特的香气,后两句则极力夸赞梅花如美玉般的姿容。词人因喜爱梅花而沉醉饮酒,又被那浓郁的梅香唤醒。醉眼朦胧中看梅,不禁突发奇想,渴望美人与新梅相伴,相互媲美,交相辉映。词人以凝练的语言,不仅描绘出小亭新梅的迷人姿态,更展现出他因深深的思乡之情,而对故乡事物眷恋的那份独特神思与痴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