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lán
huā
·
·
xiǎo
pín
ruò
jiě
chóu
chūn

朝代:宋作者:晏几道浏览量:1
xiǎo
pín
ruò
jiě
chóu
chūn
xiào
liú
chūn
chūn
zhù
wǎn
hóng
chū
jiǎn
xiè
chí
huā
xīn
cuì
zhē
qióng
yuàn
jiān
qún
shuǐ
céng
xiāng
wǎn
duàn
luó
jīn
róng
zhū
dàn
jìn​​
yòu
chéng
háng
jìng
xīn
qíng
huì
chù

译文

若那含愁浅笑的佳人懂得留春之意。她嫣然一笑似能将春光永驻。池畔红花已凋零大半,新绿却已遮蔽了玉砌长廊。曾于曲水流觞时与她相遇。纵然扯断罗巾也难留她身影。泪珠弹落成串复成行,终究是心意难通、徒留怅恨。

逐句剖析

"小颦若解愁春暮":若那含愁浅笑的佳人懂得留春之意。

"一笑留春春也住":她嫣然一笑似能将春光永驻。

"晚红初减谢池花":池畔红花已凋零大半,

# 谢池:本义从谢灵运《登池上楼》诗来,其中“池塘生春草”一句曾广为传诵。后多用指佳人所居的豪华池阁。温庭筠《更漏子》词:“惆怅谢家池阁。”韦庄《归国遥》:“日落谢家池馆。”此词中之“谢池”,亦显然指女子所居。

"新翠已遮琼苑路":新绿却已遮蔽了玉砌长廊。

# 琼苑:即琼林苑。宋乾德二年置,在开封新郑门外,与金明池南北相对,为皇帝赐宴新科进士之处。

"湔裙曲水曾相遇":曾于曲水流觞时与她相遇。

# 湔裙曲水曾相遇:古俗三月三日上巳节,众民皆去水边洗濯,祓除不祥。隋杜台卿《玉烛宝典》一:“元日至于月晦,民并为酺食渡水,士女悉湔裳,酹酒于水湄,以为度厄。”宋穆修《清明连上巳》诗:“改火清明度,湔衫上巳连。”

"挽断罗巾容易去":纵然扯断罗巾也难留她身影。

"啼珠弹尽又成行":泪珠弹落成串复成行,

"毕竟心情无会处":终究是心意难通、徒留怅恨。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木兰花·小颦若解愁春暮》是北宋词人晏几道的作品。这首词以伤春怀人为主题,通过描写春景的变化和回忆与佳人的相遇分离,抒发了词人内心的惆怅与深情。在写作手法上,运用了借景抒情、细节描写和对比等手法。如“晚红初减谢池花,新翠已遮琼苑路”,借池花凋零、翠叶繁茂的景色变化,烘托出时光流逝、美人迟暮的感慨;“挽断罗巾容易去”则通过细节描写,生动地表现出离别时的不舍与无奈。上片先写女子若能解愁,一笑便可留春,接着描绘了晚春景色,暗示时光易逝。下片回忆在曲水湔裙时与女子相遇,如今却轻易分离,泪水流尽,心情无人能懂。全词情感真挚细腻,意境凄美动人,语言优美,结构精巧,典型地体现了晏几道词的艺术风格,以深情绵邈、感伤哀婉著称,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北宋著名词人

晏几道(1038~1110),北宋词人。字叔原,号小山,抚州临川(今江西抚州)人。晏殊第七子。历任颍昌府许田镇监、乾宁军通判、开封府判官等。晚年家境中落。晏几道与晏殊在词史上被并称为“二晏”。其词长于小令,多追怀往事,凄楚沉挚,深婉秀逸。代表作品有《临江仙》《鹧鸪天》《阮郎归》等。著有《小山词》。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上片首句“小颦若解愁春暮”,以女子微微皱眉的神态,生动展现其因春暮而生的忧愁,奠定了全词伤感基调。“一笑留春春也住”则用夸张手法,体现女子魅力,也表达出对美好春光的留恋。“晚红初减谢池花,新翠已遮琼苑路”,谢池花红渐减、琼苑路被新翠遮掩,此二句借景抒情,以晚春景色的变化,暗示时光的悄然流逝,增添了伤春之感。下片“湔裙曲水曾相遇”,回忆与女子在曲水湔裙时的相遇,充满美好。“挽断罗巾容易去”,通过“挽断罗巾”这一细节,生动描绘出离别时的不舍与无奈。末二句“啼珠弹尽又成行,毕竟心情无会处”,写如今泪水不断,心情却无人能理解,将词人内心的惆怅与孤独展现得淋漓尽致,深化了怀人的情感。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晏几道《采桑子·白莲池上当时月》

下一篇:宋·晏几道《浪淘沙·翠幕绮筵张》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