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cǎi
sāng
·
·
qiū
lái
gèng
jué
xiāo
hún

朝代:宋作者:晏几道浏览量:1
qiū
lái
gèng
jué
xiāo
hún
xiǎo
hái
zuò
xiǎng
xíng
zěn
xiāng
kàn
jiù
shí
nán
lóu
shǒu
píng
jiān
chù
fēng
yuè
yīng
zhī
bié
hòu
chú
fēi
mèng
shí
shí
jiàn

译文

入秋后,这令人神伤的愁苦更甚,她寄来的短信也越发稀少。坐着是思念,行走时也在想念,怎样才能像从前那样与她相见呢。南楼之上曾与她牵手并肩的地方,清风明月应当都记得。分别之后,除非,在梦中才能时常见到她。

逐句剖析

"秋来更觉消魂苦":入秋后,这令人神伤的愁苦更甚,

"小字还稀":她寄来的短信也越发稀少。

"坐想行思":坐着是思念,行走时也在想念,

"怎得相看似旧时":怎样才能像从前那样与她相见呢。

"南楼把手凭肩处":南楼之上曾与她牵手并肩的地方,

"风月应知":清风明月应当都记得。

"别后除非":分别之后,除非,

"梦里时时得见伊":在梦中才能时常见到她。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采桑子·秋来更觉消魂苦》是北宋词人晏几道创作的一首词。作者以秋日为背景,通过细腻的心理描写与今昔场景的对比,抒发了与爱人别后的孤寂与思念。上阕从现实处境入手,以“销魂苦”直抒胸臆,借“小字还稀”暗指音信断绝,再以“坐想行思”的矛盾状态,展现相思入骨的煎熬;下阕转入回忆,以“南楼把手凭肩处”追忆往昔缱绻,借“风月应知”赋予自然景物以人情,反衬当下独处的凄凉,最后以“梦里时时得见伊”的虚幻之境收束,将现实不可得的绝望转化为梦境的短暂慰藉。全词语言清丽含蓄,层层递进地刻画了相思的复杂心境,既延续了晏几道“工于言情”的婉约风格,又以其细腻的笔触与深沉的情感。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北宋著名词人

晏几道(1038~1110),北宋词人。字叔原,号小山,抚州临川(今江西抚州)人。晏殊第七子。历任颍昌府许田镇监、乾宁军通判、开封府判官等。晚年家境中落。晏几道与晏殊在词史上被并称为“二晏”。其词长于小令,多追怀往事,凄楚沉挚,深婉秀逸。代表作品有《临江仙》《鹧鸪天》《阮郎归》等。著有《小山词》。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上阙“秋来更觉销魂苦”,以秋景的萧瑟烘托心境的凄凉,“销魂”二字直指离愁的蚀骨之痛,奠定全词情感基调。“小字还稀”则借书信的稀少暗示音讯断绝,既表现了主人公对远方之人的牵挂,又透露出对方冷淡的无奈。“坐想行思”以矛盾动作刻画相思成疾的状态,终以“怎得相看似旧时”的诘问收束,将物是人非的怅惘推向高潮,昔日温情已逝,如今即便重逢,又怎能找回旧时模样?下阕转入对往昔的追忆。“南楼把手凭肩处”以具体场景还原昔日的缱绻,南楼之上,两人凭肩而立,手握着手,情意绵绵。此句以白描手法勾勒画面,却因“风月应知”四字而赋予景物以人情,连风月都见证了他们的爱情,如今却只剩主人公独自面对,反衬出当下的孤寂。“别后除非”,“别后”点出分离事实,“除非”强调绝望, 除非重逢,否则相思难断。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晏几道《诉衷情·净揩妆脸浅匀眉》

下一篇:宋·晏几道《玉楼春·琼酥酒面风吹醒》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