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lóu
chūn
·
·
hóng
xiāo
xué
yāo
zhī
ruǎn

朝代:宋作者:晏几道浏览量:1
hóng
xiāo
xué
yāo
zhī
ruǎn
xuán
zhī
gōng
yàng
rǎn
zhī
chéng
yún
wài
yàn
háng
xié
rǎn
zuò
jiāng
nán
chūn
shuǐ
qiǎn
táo
gōng
suí
guǎn
cháng
hóng
wǎn
guī
lái
shuāng
xiù
jiǔ
chéng
hén
xiǎo
xiāng
jiān
zhǎn

译文

一个娇俏的歌舞女学舞,学得腰肢酸软,随后又织纺舞衣,按照皇宫里的模式来漂染。舞衣上的图案织成云外飞翔的一行斜雁,染出的颜色如同江南春水一般碧浅。在歌舞殿里,她伴随着歌声和音乐翩翩起舞,一场《霓裳羽衣曲》歌舞结束,早已是红日西沉。归来后,溅落在双袖上的酒都凝成了污渍,疲惫中,已没有心思再去展开写在香笺上的蜜语情言。

逐句剖析

"红绡学舞腰肢软":一个娇俏的歌舞女学舞,学得腰肢酸软,

# 红绡:泛指娇俏的歌舞妓。

"旋织舞衣宫样染":随后又织纺舞衣,按照皇宫里的模式来漂染。

# 宫样:宫中的式样颜色。

"织成云外雁行斜":舞衣上的图案织成云外飞翔的一行斜雁,

"染作江南春水浅":染出的颜色如同江南春水一般碧浅。

"露桃宫里随歌管":在歌舞殿里,她伴随着歌声和音乐翩翩起舞,

# 歌管:歌声与奏乐。

"一曲霓裳红日晚":一场《霓裳羽衣曲》歌舞结束,早已是红日西沉。

# 霓裳:即霓裳羽衣曲,唐代流行的一支舞曲。

"归来双袖酒成痕":归来后,溅落在双袖上的酒都凝成了污渍,

# 酒成痕:衣上沾酒,干后留痕。

"小字香笺无意展":疲惫中,已没有心思再去展开写在香笺上的蜜语情言。

# 香笺:加多种香料所制的诗笺或信笺。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玉楼春·红绡学舞腰肢软》出自北宋词人晏几道之手。此词以宫廷歌舞女为描写对象,聚焦于展现封建社会中歌舞女的无奈与辛酸。她们作为上层社会的玩偶,自幼便被迫习艺以博权贵欢心。开篇“红绡学舞腰肢软,旋织舞衣宫样染”,通过简洁语句勾勒出歌舞女学舞、准备舞衣的生活片段。晏几道运用白描手法,直白呈现这一社会现象,没有过多修饰,却生动再现歌舞女的悲惨境遇。全词虽简短,却深刻揭示封建等级压迫,让读者深切感受到歌舞女的悲哀,在艺术上展现出晏几道对社会现实细致入微的洞察与凝练表达。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北宋著名词人

晏几道(1038~1110),北宋词人。字叔原,号小山,抚州临川(今江西抚州)人。晏殊第七子。历任颍昌府许田镇监、乾宁军通判、开封府判官等。晚年家境中落。晏几道与晏殊在词史上被并称为“二晏”。其词长于小令,多追怀往事,凄楚沉挚,深婉秀逸。代表作品有《临江仙》《鹧鸪天》《阮郎归》等。著有《小山词》。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玉楼春·红绡学舞腰肢软》是北宋词人晏几道创作的词。此词围绕宫廷生活中的歌舞女展开。生动展现了封建社会里,身为上层人物玩偶的幼小歌舞女的无奈与辛酸。为讨帝子王侯、公子哥们欢心,她们被迫自幼习练各类技艺。像词中“红绡学舞腰肢软,旋织舞衣宫样染”这一细节,便是她们生活的一个缩影,深刻反映出封建社会对底层女性的压迫与摧残。

2. 分段赏析

“红绡学舞腰肢软,旋织舞衣宫样染”两句是对歌舞女形象及准备工作的描写。“红绡”指代歌舞女,一个“软”字生动地展现出其因长期习舞而身姿轻盈、腰肢柔软的特点。“旋织舞衣宫样染”则写出为了表演,歌舞女赶忙织就符合宫廷样式的舞衣并精心染色,体现出其为表演所做的细致准备,从侧面反映出她对表演的重视以及背后无奈的生活状态。“织成云外雁行斜,染作江南春水浅”两句是对舞衣图案色彩的描绘。舞衣织就如天边雁行般斜逸的图案,染色好似江南春水般浅淡柔美。这两句通过对舞衣精美图案与柔和色彩的刻画,进一步表现出舞衣的华贵与精致,同时也暗示了歌舞女所处的宫廷环境追求奢华的特点,从侧面烘托出歌舞女生活在这样一个注重外在形式与奢华氛围的环境中。“露桃宫里随歌管,一曲霓裳红日晚”两句描写歌舞女在宫廷中的表演场景。“露桃宫”点明表演地点为宫廷,歌舞女随着音乐和管乐的节奏翩翩起舞,一曲《霓裳羽衣曲》从早跳到晚。此句通过表演时间之长,展现出歌舞女表演的投入以及宫廷娱乐活动的漫长,暗示出她不过是宫廷中供人娱乐的工具,在无尽的表演中消耗着自己的青春。“归来双袖酒成痕,小字香笺无意展”两句是对歌舞女表演结束后的状态描写。表演结束归来,她双袖沾满酒痕,对于写着小字的香笺也毫无心思去展开。“酒成痕”暗示了她在表演过程中要应酬喝酒,这是身为歌舞女无奈的遭遇。“无意展”香笺则进一步体现出她在经历表演的疲惫与无奈后,对其他事物都提不起兴致,深刻地表现出她内心的厌倦与愁苦。整首词通过对歌舞女生活片段的描写,生动地展现了封建社会中歌舞女作为上层人物玩偶的无奈与辛酸,语言简洁却富有表现力,晏几道以细腻的笔触揭示了这一社会现象,引发读者对歌舞女命运的同情与对封建社会的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晏几道《减字木兰花·长亭晚送》

下一篇:宋·晏几道《浣溪沙·唱得红梅字字香》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