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女腰肢越女腮":那女子有着楚女般纤细的腰肢,越女般娇美的脸颊,
# 楚女腰肢越女腮:描写女子身段婀娜、面容娇美。楚女腰肢,谓美女之细腰。
"粉圆双蕊髻中开":发髻中插着的两朵粉色花饰,像花苞般绽放。
# 髻中开:谓将花朵插戴在发髻之上。,蕊:此处指花朵。
"朱弦曲怨愁春尽":红色琴弦弹出哀怨的曲调,带着对春光逝去的愁绪,
# 朱弦曲怨愁春尽:“朱弦”二句:朱弦:乐器上的红色丝弦。《礼记·乐记》:“清庙之瑟,朱弦而疏越,一唱而三叹,有遗音者矣。”其声清越。
"渌酒杯寒记夜来":清酒杯中寒意未消,让人记起昨夜的情景。
# 夜来:指《起夜来》歌曲。《乐府诗集》卷七五《杂曲歌辞》一五《起夜来》引《乐府解题》:“《起夜来》,其辞意犹念畴昔思君之来也。”,渌酒:清酒。渌,同“酥”。
"新掷果":新近有男子掷果示爱,
# 新掷果:“掷果”二句:掷果:《世说新语·容止》“潘岳妙有姿容”注引晋斐启《语林》:“安仁至美,每行,老妪以果掷之满车。”此处指称英俊的男子。《晋书·潘岳传》晋潘岳貌美少时出游女子都丢果子给他。后以“掷果潘安”喻美男子。
"旧分钗":往昔曾与情人分钗为记,
# 分钗:将钗股分开。情人分别时往往将金钗分开,各执一半以为信物。故喻分别离别。钗妇女用来绾住头发的首饰,由两股簪子交叉组合而成。意谓分别。梁陆罩《闺怨》:“自怜断带日,偏恨分钗时。”
"冶游音信隔章台":如今却与冶游的他隔着章台,音信不通。
# 章台:《汉书·张敞传》:“然敞无威仪,时罢朝会,过走马章台街。”颜师古注:“孟康曰:在长安中。臣瓒曰:在章台下街也。”多指妓女所居坊曲。,冶游:冶艳之游。
"花间锦字空频寄":在花间频频寄去绣着锦字的书信,终究是白费功夫,
# 锦字:原指前秦苏蕙寄给丈夫的织锦回文诗。此处指书信。
"月底金鞍竟未回":月下那华丽的金鞍骏马,终究没有回来。
# 金鞍:鞍鞯考究的马匹,指代骑马之人。
北宋著名词人
晏几道(1038~1110),北宋词人。字叔原,号小山,抚州临川(今江西抚州)人。晏殊第七子。历任颍昌府许田镇监、乾宁军通判、开封府判官等。晚年家境中落。晏几道与晏殊在词史上被并称为“二晏”。其词长于小令,多追怀往事,凄楚沉挚,深婉秀逸。代表作品有《临江仙》《鹧鸪天》《阮郎归》等。著有《小山词》。
1. 分段赏析
上阕开篇“楚女腰肢越女腮,粉圆双蕊髻中开”,以“楚女腰肢”“越女腮”的经典意象,勾勒出女子身姿曼妙、容颜娇美的形象,再添“粉圆双蕊”的发饰细节,既显其明艳动人,又暗透几分娇憨,寥寥数语便让人物鲜活立起。“朱弦曲怨愁春尽,渌酒杯寒记夜来”则转入抒情,朱弦奏响的哀怨曲调,牵出女子对春光逝去的愁绪,而清酒杯中的寒意,又勾起对昨夜共处时光的追忆,乐声与酒意交织,将无形的情思化为可感的场景,尽显惆怅。下阕“新掷果,旧分钗,冶游音信隔章台”,以对比手法推进情感,“新掷果”的新鲜示好与“旧分钗”的往昔情誓形成对照,昔日信物见证的深情,如今却因“音信隔章台”而变得缥缈,“章台”这一暗含冶游之地的意象,更添几分不安与失落。“花间锦字空频寄,月底金鞍竟未回”,则将这种失落推向极致,频频寄往花间的锦字书信终是徒劳,月下曾期盼的金鞍身影始终未现,“空”“竟”二字,道尽女子从期盼到绝望的心境落差,将那份执着的爱恋与深沉的失望刻画得入木三分。
上一篇:宋·郑思肖《锦钱馀笑 其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