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辗轻飞瑟瑟尘":石制的碾子转动,细碎的茶叶粉末轻轻飞扬,如同瑟瑟飘动的尘埃,
# 辗:一作碾。
"乳花烹出建溪春":烹煮时,茶汤表面泛起像乳花般的泡沫,这是建溪春茶煮出的模样。
# 花:原作香,据宋本改。
"世间绝品人难识":这世间少有的极品好茶,却难以被世人所认识和欣赏,
"闲对茶经忆古人":我在闲暇之时,面对着《茶经》,追忆古代那些懂茶、爱茶之人。
# 茶经:万历本注:陆羽撰《茶经》而不载建溪者,意其颇有遗落耳。
北宋隐逸诗人
林逋(967~1028),北宋诗人。字君复,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性格恬淡,其诗风格淡远,内容多反映隐逸生活和闲适心情,多五、七言律诗。林逋喜欢梅花、白鹤,有“梅妻鹤子”之称。作为布衣隐士,他被朝廷曾赐予粟帛,卒谥和靖先生。代表作品有《山园小梅》《孤山寺端上人房写望》《西湖》等。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监郡吴殿丞惠以笔墨建茶各吟一绝谢之・茶》是一首答谢赠礼的七言绝句,整首诗以茶为主题,通过对茶的制作、烹煮、品味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茶的赞美、对茶文化的思考,以及对古人的缅怀之情。
2. 分段赏析
“石碾轻飞瑟瑟尘”,“轻飞”二字灵动鲜活,将碾茶动作的柔和流畅展现得淋漓尽致,而“瑟瑟尘”的精妙比喻,更赋予茶粉以动态的美感,让人仿佛置身宋代茶坊,亲眼目睹那茶末纷飞、氤氲生香的雅致画面,也为后续烹茶的精彩场景埋下伏笔。“乳花烹出建溪春”,这“乳花”不仅是茶汤的形态之美,更裹挟着建溪春日的灵韵——晨雾浸润的山峦、漫山新抽的茶芽、温润潮湿的泥土气息,都在烹煮间化作杯中的鲜醇。“建溪春”三字,既是产地与时节的说明,更承载着一方水土的滋养,诗人以凝练笔触,将建茶汲取的天地精华与独特风味,尽数融入这杯泛着乳花的茶汤之中,字字句句皆是对建茶鲜美独特的极致礼赞。“世间绝品人难识”,一盏凝聚着建溪山川灵秀的茶汤,承载着春日晨露与云雾滋养的精华,堪称茶中绝品。然而,世人大多追逐浮华虚名,或沉溺于市井杂味,对这般凝聚天地灵气、需细品慢酌方能领略其妙的珍茗,却视若无睹。诗人望着杯中渐渐冷却的乳花,满心感慨。他深知这建茶的珍贵,是岁月沉淀与自然馈赠的结晶,可世人的忽视,恰似明珠蒙尘,令人叹惋。一句感叹,道尽了对建茶品质的极致认可,也饱含着对世间少有人能领会其真味的无尽惋惜。“闲对茶经忆古人”,于幽静的书斋之中,诗人抛却尘世纷扰,在悠悠茶香里展开泛黄的《茶经》。指尖抚过“茶之为用,味至寒,为饮最宜精行俭德之人”的字句,思绪穿越千年时光,仿佛看见陆羽跋涉山川,遍访茶事,将一生心血凝结成这部茶学经典;又似目睹卢仝啜饮七碗茶,写下“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的绝妙诗句。他沉浸在古人对茶的痴迷与执着中,每一页茶经都承载着先人的智慧与雅趣。这份闲暇时的追忆,不仅是对茶文化绵延千年脉络的探寻,更是诗人超脱世俗,以茶为友,在与古人精神对话中,悠然自得、心无旁骛生活态度的真实写照。
下一篇:宋·林逋《秋日西湖閒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