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shān
duān
shàng
rén
fáng
xiě
wàng

朝代:宋作者:林逋浏览量:1
chù
píng
lán
miǎo
rán
shān
hòu
西
piān
yīn
chén
huà
zhóu
lín
jiān
líng
luò
píng
fèng
shàng
tián
qiū
jǐng
yǒu
shí
fēi
niǎo
yáng
shì
hán
yān
chí
liú
gèng
ài
jìn
zhǐ
dài
chóng
lái
kàn
xuě
tiān

译文

黄昏时分,凭栏何处,思绪才如此飘渺无际,就在那孤山塔后小阁西边幽僻的僧房。林间寺庙像阴沉画轴,葑上田如零落的棋枰。秋色苍然,万物萧索,惟有归鸟偶尔掠过,夕阳西沉,安谧、朦胧,但见寒烟缕缕升起。更爱它与我的庐舍邻近,只期待再来观看下雪天。

逐句剖析

"底处凭阑思眇然":黄昏时分,凭栏何处,思绪才如此飘渺无际,

# 眇:通“渺”,远貌。此处指思绪悠长。,阑:同“栏”,栏杆。,底处:何处。

"孤山塔后阁西偏":就在那孤山塔后小阁西边幽僻的僧房。

# 偏:侧。

"阴沉画轴林间寺":林间寺庙像阴沉画轴,

# 阴沉画轴林间寺:意谓色泽黯淡的林间寺庙像一幅画。阴沉:色泽黯淡。

"零落棋枰葑上田":葑上田如零落的棋枰。

# 零落棋枰葑上田:意谓零星飘在水面上的一块块架田就像棋盘上的方格子。枰,棋盘。此处以棋盘方格喻架田。葑上田,又称架田,在沼泽中以木作架,铺上泥土及水生植物而浮于水上的农田。葑,菰根,即茭白根。

"秋景有时飞独鸟":秋色苍然,万物萧索,惟有归鸟偶尔掠过,

"夕阳无事起寒烟":夕阳西沉,安谧、朦胧,但见寒烟缕缕升起。

"迟留更爱吾庐近":更爱它与我的庐舍邻近,

# 吾庐:指作者在孤山上的居所。庐,房舍。

"只待重来看雪天":只期待再来观看下雪天。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孤山寺端上人房写望》是北宋诗人林逋创作的七言律诗,此诗通过登阁望远的所见所感,展现了孤山寺周边清幽寂寥的秋景与诗人淡泊宁静的心境。首联以设问起笔,点明登阁远望的地点,“眇然”二字奠定了全诗空寂幽远的情感基调。颔联运用比喻手法,将林间寺院比作一幅色调沉郁的画轴,把水中葑田视为零落的棋枰,生动勾勒出景物的层次与形态。颈联以细腻笔触捕捉动态细节,独鸟飞逝打破秋日的静谧,寒烟升腾为夕阳增添冷寂,动静相生中尽显秋意的苍凉与孤寂。尾联则由景及情,表达对居所邻近的喜爱,以及对冬日雪景的向往,将当下的观景感受延伸至对未来的期待,余韵悠长。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北宋隐逸诗人

林逋(967~1028),北宋诗人。字君复,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性格恬淡,其诗风格淡远,内容多反映隐逸生活和闲适心情,多五、七言律诗。林逋喜欢梅花、白鹤,有“梅妻鹤子”之称。作为布衣隐士,他被朝廷曾赐予粟帛,卒谥和靖先生。代表作品有《山园小梅》《孤山寺端上人房写望》《西湖》等。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北宋诗人林逋隐居杭州时,于西湖孤山结庐而居。孤山之上的孤山寺,是他经常登览的胜地。这首诗便是诗人在一个秋日傍晚,于孤山寺端上人房内观景时有感而作。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七言律诗,也是一首写景抒怀诗。诗歌以淡墨勾勒孤山寺秋日晚景,展现诗人于端上人房所见的日暮秋光,流露其恬淡心境与对隐居生活的眷恋。全诗比喻恰切,意境幽寂,于静谧中蕴含灵动之气,尽显景物描写与内心情怀的自然交融。

2. 写作手法

比喻:颔联“阴沉画轴林间寺,零落棋枰葑上田”运用比喻手法,将暮色中树林里若隐若现的寺院比作色调沉郁的“画轴”,把水面上零散的架田喻为“棋枰”,以常见的生活物象描摹自然景观,使幽邃的山寺与葑田形态直观可感,比喻新奇贴切,画面感强烈,后世诗人多有仿效,足见其艺术感染力。直抒胸臆:尾联“迟留更爱吾庐近,祇待重来看雪天”直接抒发情感,直言对孤山寺周边环境的喜爱,以及对冬日重游的期待,将观景后的倾慕之情直白道出,使前文幽寂的景物描写与诗人的主观情怀自然衔接,情感表达真挚而含蓄,余韵悠长。

3. 分段赏析

首联开篇点明诗人凭栏远望的地点:孤山寺端上人房位于孤山塔后寺阁西侧。诗人凭栏时思绪幽远,却未明言缘由,而是以颔、颈二联为笔,勾勒出四幅次第展开的秋日风景画。画面随“望”的视角渐次铺展。首现“山林寺院图”:暮色中的树林深处,几所寺院若隐若现,色调沉郁如同一幅褪了色的古老画卷,寺院在朦胧画境中更显清幽,暗合佛地的寂静本色。继而切换至“葑田棋枰图”:水面上零散分布的架田,恰似从棋盘上截取的方格,比喻巧妙贴切。此时夕阳西沉,农人归家,画面空寂无人,更添宁静之感。第三幅“秋空独鸟图”中,诗人仰望寥廓秋空,一只孤鸟偶尔掠过,便将其纳入画面,以几缕秋云为背景,于空茫中添上灵动一笔。末幅“墟里寒烟图”则绘出夕照下的朦胧景象:唯有袅袅寒烟(深秋时节,炊烟也染上寒意)萦绕半空,暗示附近村落正备晚餐,画面色调素淡,意境清寂悠远。寺、田、鸟、烟四幅图景,勾勒出端上人所处的幽寂环境,与这位高僧超脱尘俗的淡泊心境相契合。诗人由此生发出渺远情思,留恋不舍。尾联直抒胸臆,诗人直接抒发对孤山寺周边环境的喜爱,同时流露出冬日重游的期盼,将观景后的倾慕之意自然道出。

4. 作品点评

这首七律以精妙写景著称,不仅呈现“诗中有画”的意境,更彰显独到的艺术手法。颈联通过巧妙的词序安排,让静谧的画面蕴含灵动之气,而颔联则凭借奇特的想象与恰切的比喻,备受后世诗人推崇,化用之句层出不穷。如滕岑“何人为展古画幅,尘暗缣绡浓淡间”(《游西湖》)、程孟阳“古寺工如昏壁画”(《闻等慈师在拂水有寄》),以及黄庭坚、文同、杨万里、杨慎等人诗中“田似围棋”“秋田沟垅如棋局”“平田如棋局”等喻,均可见其影响深远。正因如此,王渔洋在《池北偶谈》中品评此联“写景最工”,确有其理。

展开阅读全文 ∨

作品评价

# 吴中陂湖间茭蒲所积,岁久根为水所冲荡,不复与土相着,遂浮水面,动辄数十丈,厚亦数尺,遂可施种耕凿,人据其上,如木筏然,可撑以往来,所谓葑田是也。林和靖诗云:“阴沉画轴林间寺,零落棋枰葑上田。”正得其实。

宋蔡启《蔡宽夫诗话》

# “阴沉画轴林间寺,零落棋枰湖上田”写景最工。

清王士祯《寒厅诗话》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林逋《淮甸南游》

下一篇:宋·林逋《又和病起》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