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méi
huā
sān

朝代:宋作者:林逋浏览量:1
xiǎo
yuán
yān
jǐng
zhèng
zhèn
zhèn
hán
xiāng
shè
shuǐ
dào
kuī
shū
yǐng
dòng
yán
xié
zhī
huà
gōng
kōng
xiàng
xián
shí
kàn
shī
xiū
zhēng
shì
cán
kuì
huáng
dié
zhǐ
zhī
chūn
zài
táo

译文

小园笼罩在朦胧烟色中,一片清幽迷濛,阵阵冷香扑鼻,胜过麝香的浓郁厚重。湖水倒映着梅枝疏影,随风轻轻摇曳,屋檐斜出一角,一支梅枝低垂,似在探头相迎。画工徒然在闲暇时驻足观赏,却难绘其神韵,诗人也不必援引典故题咏,它的风姿本自天成。黄鹂与蝴蝶真该感到惭愧啊,它们只知追逐桃溪畔的热闹春色。

逐句剖析

"小园烟景正凄迷":小园笼罩在朦胧烟色中,一片清幽迷濛,

# 凄迷:形容景物凄凉迷茫。

"阵阵寒香压麝脐":阵阵冷香扑鼻,胜过麝香的浓郁厚重。

# 麝脐:雄麝的脐,麝香腺所在。借指麝香。唐唐彦谦《春雨》诗,灯檠昏鱼目,薰炉咽麝脐”。

"湖水倒窥疏影动":湖水倒映着梅枝疏影,随风轻轻摇曳,

# 湖:《咸淳志》作池。

"屋檐斜入一枝低":屋檐斜出一角,一支梅枝低垂,似在探头相迎。

"画工空向闲时看":画工徒然在闲暇时驻足观赏,却难绘其神韵,

# 工:从《瀛奎律髓》正统本同。《咸淳志》正德本、明钞本、万历本、康熙本、朱本均作“名”。

"诗客休徵故事题":诗人也不必援引典故题咏,它的风姿本自天成。

# 客:万历本康熙本均同《咸淳志》《瀛奎律髓》正统本、正德本、明钞本均作“俗”。邵裴子按,“窃谓画工对'诗客最是。作画名'诗俗者,两失之;作画工”诗俗及'画名诗客’者,虽得失参半,要未得谓具解也”。

"惭愧黄鹂与蝴蝶":黄鹂与蝴蝶真该感到惭愧啊,

# 与:明钞本作“似”显误。

"只知春色在桃溪":它们只知追逐桃溪畔的热闹春色。

# 桃溪:指桃源。溪《瀛奎律髓》作“蹊”误。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梅花(其三)》是北宋隐逸诗人林逋的七言律诗。诗中开篇描绘小园烟雾朦胧之景,“阵阵寒香压麝脐”以麝香为衬,凸显梅香浓郁清幽,先声夺人;“湖水倒窥疏影动,屋檐斜入一枝低”借湖水倒影、屋檐映衬,从侧面勾勒出梅枝横斜、疏影摇曳的优美姿态,不着一字却尽得风流。后半部分“画工空向闲时看,诗客休徵故事题”,指出梅花之美难以入画、无从赋诗,进一步烘托其超凡脱俗;尾联“惭愧黄鹂与蝴蝶,只知春色在桃溪”,以黄鹂、蝴蝶只识桃溪春色,反衬梅花孤高自赏、不与群芳争艳的独特品格。全诗不直接描绘梅花形态,却通过多重反衬,生动展现梅花的独特气质与精神内涵,意境清雅含蓄,尽显咏物诗之妙。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北宋隐逸诗人

林逋(967~1028),北宋诗人。字君复,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性格恬淡,其诗风格淡远,内容多反映隐逸生活和闲适心情,多五、七言律诗。林逋喜欢梅花、白鹤,有“梅妻鹤子”之称。作为布衣隐士,他被朝廷曾赐予粟帛,卒谥和靖先生。代表作品有《山园小梅》《孤山寺端上人房写望》《西湖》等。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首联“小园烟景正凄迷,阵阵寒香压麝脐”,以朦胧烟景渲染氛围,又以“压麝脐”的夸张对比,借麝香的浓烈反衬梅香的清幽持久,未见其形先闻其韵,奠定梅花超凡脱俗的基调。颔联“湖水倒窥疏影动,屋檐斜入一枝低”,巧借湖水倒影与屋檐斜角的空间映衬,让梅枝的疏朗横斜在动静交织中跃然纸上,以环境之静显梅影之动,以屋檐之低衬梅枝之幽,不着痕迹地勾勒出梅花的绰约风姿。颈联“画工空向闲时看,诗客休徵故事题”笔锋一转,从观者角度虚写梅花之美:纵是画工也只能在闲暇时空自凝望,难以捕捉其神韵;诗人更不必援引典故来粉饰,其天然风致已超越笔墨与言辞。尾联“惭愧黄鹂与蝴蝶,只知春色在桃溪”以黄鹂、蝴蝶追逐桃溪春色的世俗化选择,反衬梅花在烟景凄迷中独自绽放的孤高,暗讽凡俗只知趋附热闹春光,不懂寒梅早于百花而醒的独特气节。

2. 作品点评

全诗不着“梅”字却通篇写梅,通过多重反衬手法,将梅花置于清幽冷寂的意境中,既展现其形神之美,更赋予其不随流俗、孤芳自赏的象征意义,含蓄而深婉地传递出诗人对高洁品格的向往与隐逸情怀的自喻。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林逋《小园春日》

下一篇:宋·林逋《病中》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