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枕凉生菌阁虚":石枕透出凉意,苔藓覆盖的小阁显得清幽空寂,
"已应梅润入图书":应是梅雨时节的湿气已浸润到书籍中。
"不辞齿发多衰病":不推辞牙齿头发衰败多病,
# 病:宋本作疾。
"所喜林泉有隐居":只欣喜山林泉水间有此隐居之处。
"粉竹亚梢垂宿露":浅竹低垂竹梢,挂着隔夜的露珠,
# 宿:原作薄,据宋本改。
"翠荷差影聚游鱼":翠绿荷叶参差影子下,聚集着游动的鱼群。
"北窗人在羲皇上":北窗下的诗人如处伏羲时代般淳朴,
"时为渊明一起予":时时与陶渊明精神相通,如相伴相依。
北宋隐逸诗人
林逋(967~1028),北宋诗人。字君复,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性格恬淡,其诗风格淡远,内容多反映隐逸生活和闲适心情,多五、七言律诗。林逋喜欢梅花、白鹤,有“梅妻鹤子”之称。作为布衣隐士,他被朝廷曾赐予粟帛,卒谥和靖先生。代表作品有《山园小梅》《孤山寺端上人房写望》《西湖》等。
1. 分段赏析
首联“石枕凉生菌阁虚,已应梅润入图书”,以“石枕”“菌阁”勾画清凉幽寂的隐居环境。“凉生”点明夏日特征,石枕触感冰凉,菌苔覆阁更显空寂清虚;“梅润”暗扣夏季湿气,图书受潮暗示居所近水,亦显诗人与诗书为伴的雅致。两句从触觉、视觉切入,营造出远离尘嚣的静谧氛围。颔联“不辞齿发多衰病,所喜林泉有隐居”,直抒胸臆,坦陈衰老病痛却无怨怼,转折以“所喜”强调对山林隐逸的满足。衰病之躯与林泉之乐形成对比,凸显诗人超脱世俗得失的豁达心境。“不辞”“所喜”用语质朴,情感真挚,展现安贫乐道的精神境界。颈联“粉竹亚梢垂宿露,翠荷差影聚游鱼”,描绘夏日小景:“粉竹”写新竹柔枝低垂,宿露欲滴;“翠荷”状荷叶参差,鱼影嬉游其间。“粉”“翠”设色清丽,“垂”“聚”动态宛然。竹露荷鱼交织成趣,既见隐者观察之细,亦寓生机盎然之趣,以景衬情深化隐居之乐。尾联“北窗人在羲皇上,时为渊明一起予”,化典明志:“羲皇上”借《五柳先生传》喻纯朴自然的生活境界,“渊明”自比陶潜,表明心迹。北窗高卧、追慕先贤,彰显超然物外的志趣。
上一篇:宋·林逋《闻叶初秀才东归》
下一篇:宋·林逋《赠张绘秘教九题·诗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