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元神巧本无形":大自然的神巧本来无形,
# 混元:指天地元气,亦指天地。
"匠出西湖作画屏":造就了西湖当作画屏。
"春水净于僧眼碧":春天湖水比僧人的眼睛还碧绿纯净,
"晚山浓似佛头青":傍晚的山峦像佛头青一样浓郁青翠。
# 佛头青:相传佛髮为青色,故以“佛头青”比喻青黛色的山峦。
"栾栌粉堵摇鱼影":在柳树粉墙间鱼儿游动摇晃着身影,
# 堵:墙。,栾栌:屋中柱顶承梁之木。曲者为栾,直者为栌。
"兰杜烟丛阁鹭翎":在兰草杜若的烟霭丛中鹭鸟栖息收起翎羽。
"往往鸣榔与横笛":时常传来鸣榔声和横笛声,
# 横笛:即今七孔横吹之笛,与古笛之直吹者相对而言。唐·张巡《闻笛》诗:“旦夕危楼上,遥闻横笛音。”宋·沈括《梦溪笔谈·乐律一》:“後汉马融所赋长笛……李善为之注云:‘七孔,长一尺四寸。’此乃今之横笛耳。太常鼓吹部中谓之横吹,非融之所赋者。”胡道静校证引朱珔《〈文选〉集释》:“至古笛多用竖吹,而今则横吹,犹之古簫用比竹,今簫则用单竹。”,鸣榔:亦作“鸣桹”,敲击船舷使作声以惊鱼入网,或为歌声之节。,往往:处处。
"细风斜雨不堪听":在细风斜雨中不忍聆听。
# 细风:微风。
北宋隐逸诗人
林逋(967~1028),北宋诗人。字君复,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性格恬淡,其诗风格淡远,内容多反映隐逸生活和闲适心情,多五、七言律诗。林逋喜欢梅花、白鹤,有“梅妻鹤子”之称。作为布衣隐士,他被朝廷曾赐予粟帛,卒谥和靖先生。代表作品有《山园小梅》《孤山寺端上人房写望》《西湖》等。
1. 分段赏析
首联“混元神巧本无形,匠出西湖作画屏”,诗人以奇特想象,说大自然的神巧原本无形,却塑造出西湖如画屏般美妙,为全诗奠定了对西湖美景赞叹的基调,“画屏”一词生动地总括出西湖的美如画卷。颔联“春水净于僧眼碧,晚山浓似佛头青”,从色彩角度细腻描绘,将春水比作僧人的碧眼,晚山比作佛头青,新奇巧妙,展现出西湖春水的澄澈、晚山的浓郁青翠,用词精准,绘景如画。颈联“栁栌粉堵摇鱼影,兰杜烟丛阁鹭翎”,通过“摇鱼影”“阁鹭翎”,将水中鱼、岸边鹭的状态描绘得栩栩如生,一动一静间,体现出西湖环境的清幽与生机。尾联“往往鸣榔与横笛,细风斜雨不堪听”,从听觉入手,写在细风斜雨中,那阵阵鸣榔声与横笛声,营造出一种朦胧而略带惆怅的氛围,以景结情,余味悠长。
上一篇:宋·林逋《赠张绘秘教九题·诗笔》
下一篇:宋·林逋《山谷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