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搭纶巾拥缥囊":悠闲地头戴纶巾,身携书囊,
# 缥囊:用淡青色的丝绸制成的书囊。,纶巾:冠名,古代用青色丝带做的头巾。
"此心随分识兴亡":这颗心随遇而安,对世间的兴亡变迁有着淡然的认知。
"黑头为相虽无谓":年轻有为而居高位虽然没有什么意义,
# 黑头:即黑头公。指少年而居高位者。
"白眼看人亦未妨":但以傲世的态度看待他人也无妨。
# 白眼:表示鄙薄或厌恶。
"云喷石花生剑壁":云雾喷薄,石花生于剑壁之上,
# 剑壁:峭壁。
"雨敲松子落琴床":雨滴敲打着松子,落在琴床上。
# 琴床:琴案。
"清猿幽鸟遥相叫":清猿幽鸟相互鸣叫,
"数笔湖山又夕阳":湖光山色在夕阳的映照下又呈现出如画的景致。
北宋隐逸诗人
林逋(967~1028),北宋诗人。字君复,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性格恬淡,其诗风格淡远,内容多反映隐逸生活和闲适心情,多五、七言律诗。林逋喜欢梅花、白鹤,有“梅妻鹤子”之称。作为布衣隐士,他被朝廷曾赐予粟帛,卒谥和靖先生。代表作品有《山园小梅》《孤山寺端上人房写望》《西湖》等。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七言律诗,也是一首隐逸诗。描绘了诗人闲时头戴纶巾、手拥书卷,以随性的心态看待世间兴亡。颔联表达了对出仕与世俗的态度,颈联和尾联通过描写云石、雨松、猿鸟、湖山夕阳等自然之景,营造出清幽宁静的隐居氛围,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享受与热爱。
2. 分段赏析
首联“闲搭纶巾拥缥囊,此心随分识兴亡”,描绘了诗人悠闲自在地头戴纶巾、身携书囊的形象,“此心随分识兴亡”则暗示了诗人对世事变迁的淡然态度。颔联“黑头为相虽无谓,白眼看人亦未妨”,诗人表达了对功名利禄的不屑,“黑头为相”指年轻有为而居高位,但诗人认为这并无多大意义;“白眼看人”则表现出诗人的一种傲世态度,对世俗之人的不屑一顾。颈联“云喷石花生剑壁,雨敲松子落琴床”,描写了湖山之间的自然景色,云雾缭绕,石花生于剑壁之上,雨滴敲打着松子,落在琴床上,营造出一种清幽静谧的氛围。尾联“清猿幽鸟遥相叫,数笔湖山又夕阳”,进一步描绘了湖山的美丽景色,清猿幽鸟相互鸣叫,湖光山色在夕阳的映照下如同一幅画卷,诗人用“数笔”勾勒出这一美景,给人以美的享受。
# (其二)三四亦豪壮,隐君子非专衰懦之人也。
元方回《瀛奎律髓》
上一篇:宋·林逋《松径》
下一篇:宋·林逋《赠张绘秘教九题·诗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