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都博奕皆戏剧":大多数的博弈游戏都只是供人娱乐的戏耍,
"象戏翻能学用兵":而象戏反倒能够让人学到用兵作战的谋略。
"车马尚存周战法":棋局中的车和马,还保留着周代的作战方法,
"偏裨兼备汉官名":偏将、副将等角色,也都具备汉代官职的名称。
"中权八面将军重":棋盘中间关键位置的将军要应对八个方向,非常重要,
# 权:涂本作军。
"河外尖斜步卒轻":河界之外步卒呈尖斜的走法,行动灵活。
"却凭纹楸聊自笑":却只能靠着这棋盘,姑且自我解嘲一笑,
"雄如刘项亦闲争":即便是像刘邦、项羽那样的英雄豪杰,也不过是在做着无谓的争夺。
北宋理学家
程颢(1032~1085),北宋理学家。字伯淳,世称明道先生,后世称大程夫子,与其弟程颐并称“二程”,洛阳(今属河南)人。嘉祐进士,神宗时为太子中允、监察御史里行,反对王安石新政。嘉定十三年,赐谥纯公。程颢因与弟程颐长期居洛讲学,故二程学问又被称为“洛学”。他以“天理”为最高哲学范畴,宇宙万物之本源,尝称“天理二字却是自家体贴出来”,又倡言“学者须先识仁”,仁是人之本性、天地万物的根本法则,故“穷理尽性”即体认仁性。他提出“心是理,理是心”之命题,强调“主敬”。在文学上,他倡重道轻文之论,认为“有德者必有言”。代表作品有《定性书》《识仁篇》。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七言律诗,也是一首哲理诗。诗歌借象棋博弈这一载体,介绍了北宋象棋的棋盘布局与规则,表达了诗人以理学方式展现“物我浑融”审美及对天理人道的感悟。
2. 分段赏析
首联“大都博奕皆戏剧,象戏翻能学用兵”:首联是对象戏特点的总体评价。“大都博奕皆戏剧”指出大多数博弈都只是游戏,“戏剧”一词点明其娱乐性质。“象戏翻能学用兵”则突出象戏的独特之处,“翻”字表转折,强调象戏反而能让人学到用兵的谋略,开篇便点明象戏与其他博弈的不同,引出下文对其与用兵关联的具体描述。颔联“车马尚存周战法,偏裨兼备汉官名”:颔联具体说明象戏与古代军事的联系。“车马尚存周战法”写出象戏中的车、马等棋子还保留着周代的作战方法,体现出象戏对古代战法的借鉴。“偏裨兼备汉官名”表明象戏中的偏将、副将等角色都具备汉代官职的名称,进一步将象戏与古代军事制度相联系,展现了象戏的文化内涵。颈联“中权八面将军重,河外尖斜步卒轻”:颈联描绘象戏棋局中各角色的状态。“中权八面将军重”写出处于中心枢纽位置的将军,需要应对八方情况,地位十分重要,“重”字凸显其关键作用。“河外尖斜步卒轻”则描绘出在河界之外,步卒布阵呈尖斜状,行动灵活轻便,“轻”字体现出步卒的灵动,生动展现了象戏棋局的布局与特点。尾联“却凭纹楸聊自笑,雄如刘项亦闲争”:尾联抒发诗人由象戏引发的感慨。“却凭纹楸聊自笑”中,“纹楸”指棋盘,诗人凭靠棋盘自笑,带着一种淡然的态度。“雄如刘项亦闲争”以刘邦、项羽为例,指出即便是像他们那样的英雄,最终的争夺也不过是徒劳,“闲争”二字蕴含着对历史纷争的超脱与感悟,使诗歌上升到哲理层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