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年雪里":小时候每年下雪,
# 年年:每年。
"常插梅花醉":我常常会沉醉在插梅花的兴致中。
"挼尽梅花无好意":后来虽然梅枝在手,却无好心情去赏玩,
# 无好意:心情不好。,挼:揉搓。
"赢得满衣清泪":只是漫不经心地揉搓着,却使得泪水沾满了衣裳。
# 赢得:落得。
"今年海角天涯":今年梅花又开放的时候,我却一个人住在很偏远的地方,
# 海角天涯:犹天涯海角。本指僻远之地,这里当指临安。
"萧萧两鬓生华":两鬓稀疏的头发也已斑白。
# 萧萧两鬓生华:形容鬓发华白稀疏的样子。
"看取晚来风势":看着那晚来的风吹着开放的梅花,
# 看取晚来风势:“看取”二句:“看取”是看着、观察的意思。观察自然界的“风势”。虽然出于对“梅花”的关切和爱惜,但此处“晚来风势”的深层语义,当与《菩萨蛮·归鸿声断残云碧》和《忆秦娥·临高阁》的“西风”略同,均当喻指金兵对南宋的进逼。结拍的“梅花”除了上述作为头饰和遣愁之物外,尚含有一定的象征之意。故应,还应。
"故应难看梅花":大概也难见它的绚烂了。
# 难看:难以见到。,故应:还应。
宋代婉约派代表词人
李清照(1084~1155?),宋代词人。号易安居士,齐州章丘(今山东济南市章丘区西北)人。金兵入据中原后,流寓南方,境遇孤苦。李清照诗、文、书、画皆擅,尤精于词,是婉约词派代表人物。她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其词被称为“易安体”。所作词,前期多写闺中生活、自然风光和相思离别,风格活泼清新、婉转。后期词风转为伤时怀乡、凄凉深婉。她善用白描,能将内心活动形象化,语言优美精巧却不刻意雕琢。李清照的诗存世不多,但题材比词更广,咏历史,谈世事,论文艺等。代表作品有《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声声慢・寻寻觅觅》《咏史》《夏日绝句》等。后人辑有《漱玉词》。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清平乐·年年雪里》是宋代女词人李清照创作的一首赏梅词,也是一首抒怀题材的词。通过描绘早年、中年、晚年不同时期赏梅的情景,表达了词人早年的欢乐、中年的悲戚、晚年的沦落,寄寓了自身的飘零之情和家国之恨,对自己一生的哀乐作了形象概括与总结。
2. 写作手法
对比:词人通过对比早年、中年和晚年三个不同时期的赏梅经历,展现了她一生中情感和生活状态的巨大变化。比兴:词中“看取晚来风势,故应难看梅花”不仅写自然现象,还暗喻了当时动荡不安的国势。梅花在这里不仅是赏玩的对象,更是词人对自身命运和国家命运的隐喻。
3. 分段赏析
上片回忆往昔赏梅之乐。开篇以“年年”叠词勾勒出时间的绵长,回忆早年与丈夫赵明诚共赏梅花的美好时光。“常插梅花醉”既写实(鬓发簪梅的雅趣),又暗喻陶醉于幸福生活。一个“醉”字,尽显闺阁闲适与浪漫。“挼尽梅花无好意,赢得满衣清泪”笔锋微转,“挼尽”二字,说把梅花揉碎,心情很不好,眼泪把衣襟都湿透了。“无好意”暗含生活变故(如丈夫离世、国破家亡)。“满衣清泪”将梅花与泪水交融,物我合一,悲情含蓄而浓烈。当年那种赏梅的雅兴大减。这两句写的就是词人婚后的这段生活,表现的是一种百无聊赖、忧伤怨恨的情绪。本词中插梅与挼梅,醉赏梅花与泪洒梅花,前后相比,一喜一悲,反映了不同的生活阶段与不同的心情。下片抒写今昔飘零之痛。“今年海角天涯,萧萧两鬓生华”时空跳转到当下,“海角天涯”写尽流离失所之态,“萧萧两鬓”以白发对应昔年“插梅”的黑发,强烈的今昔对比中,家国之痛、身世之悲喷薄而出。“生华”意为生长白发。词人漂泊天涯,远离故土,年华飞逝,两鬓斑白,与上片第二句所描写的梅花簪发的女性形象遥相对照。三四句又扣住赏梅,以担忧的口吻说出:“看取晚来风势,故应难看梅花”,以“晚来风势”隐喻南宋衰颓的国势,暗示人生已至暮年。“难看梅花”既是实写风急难赏,更是精神家园崩塌的象征昔日的雅趣与安宁,终被乱世风雨摧折。最后的“看取晚来风势,故应难看梅花”,可能还寄托着词人对国事的忧怀。这里的“风势”既是自然的“风势”,也是政治的“风势”,即“国势”。全词以梅为线,将个人身世与家国命运紧密交织,从闺阁闲愁升华至时代悲歌,展现了李清照晚期词“沉郁苍凉”的独特境界。
4. 作品点评
《清平乐·年年雪里》以梅花为线索,通过今昔对比,将个人身世之悲与时代动荡之痛融为一体,语言凝练深沉,情感真挚动人,展现了李清照晚期词的独特艺术魅力,是个人创作的重要转折。
# 这首词是李清照后期词的名篇之一,词人借咏梅表现国破家亡,沦落天涯的痛苦、寄托作者对国势衰颓的深沉忧虑······这首词是作者人生道路上乐哀生活的概括和总结。
现代山东大学教授王延梯《读〈清平乐〉》
# 词为晚年所做,借赏梅自叹身世。上片忆旧,“年年雪里”二句,回忆早年与赵明诚共同赏梅的欢快情景。一个“醉”字将词人热爱梅花,为梅花陶醉的心情充分表达出来。
现代全国高等院校古籍整理研究工作委员会委员平慧善《李清照诗文词选译》
# 李清照的这首《清平乐》,却非一般的咏梅词可比。在它里头,实际上寄寓了深切的身世家国之感,所以堪称是首“寄意”之作,它虽也被收录在黄大舆所辑的《梅苑》一书之中,但都显得迥然不群、别具一格。
现代苏州大学教授杨海明
# 这首词可能是李清照南渡后漂泊流离中所作。全面分析这首词,上片起首“年年”两句是写女词人南渡前许多岁月的生活情景,一个“醉”字最能说明她前期爱梅赏梅的美好情意;接着“挼尽”两句则是写女词人南渡后的生活情景,“清泪”二字最好地说明了她南渡后悲苦凄凉的心情。
现代辛弃疾学术研讨会理事孙崇恩《李清照诗词选》
上一篇:宋·欧阳修《感兴五首 其二》
下一篇:宋·李清照《失调名·其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