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井四四方":天井四四方方,
# 天井:指江南地区房子与房子之间的宅院。
"周围是高墙":周围全部都筑起高墙。
"清清见卵石":水清澈可见卵石,
# 清:清澈。
"小鱼囿中央":水中鱼儿被困在中央。
# 囿:局限,拘泥。
"只喝井里水":如果只喝井里的水,
"永远养不长":就会永远长不大。
现代世界历史中最重要的人物之一
毛泽东(1893~1976),字润之,笔名子任,湖南湘潭人。马克思主义者,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理论家、军事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开拓者,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袖,近代以来中国伟大的爱国者和民族英雄,中国共产党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创立者。毛泽东的诗词笔力雄健,气势磅礴,意境开阔,景物明丽,富有哲理。作有诗词《卜算子·咏梅》《沁园春·雪》《七律·长征》等。主要著作编入《毛泽东选集》(4卷)、《毛泽东文集》(8卷)、《毛泽东军事文集》(6卷)。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五言古诗,也是一首讽喻诗。描绘了天井四周高墙、井水清澈见卵石、小鱼被困中央的景象,表达了对封闭式教育的批判,指出处于封闭环境如同被困天井的小鱼,难以真正成长,强调教育需开放和实践。借天井景象,写出了对教育应具开放性和实践性的呼吁。
2. 写作手法
比喻:将成长中的孩子比作“小鱼”,把封闭式教育环境比作“天井”,生动形象地揭示出封闭教育对孩子发展的限制。
3. 分段赏析
“天井四四方,周围是高墙。清清见卵石,小鱼囿中央”:诗人开篇以简洁的语言描绘出天井的形状是四四方方,周围环绕着高高的围墙,井水清澈能看见底下的卵石,而小鱼被困在这狭小的空间中央。寥寥数语,便勾勒出一个封闭、局促的环境,为后文的议论做铺垫,让读者直观感受到空间的逼仄与压抑。“只喝井里水,永远养不长”:在前面描写的基础上,诗人直接点明主旨。指出如果小鱼仅仅依靠井里的水生存,就永远无法茁壮成长。这里以小鱼的生存状况,隐喻处于封闭式教育环境中的孩子,若局限于狭隘的知识获取途径和封闭的成长空间,难以获得全面发展和真正的成长,寓意深刻,引人深思。
4. 作品点评
《五言诗・井》在艺术上,语言质朴自然,以日常生活中的场景为切入点,运用比喻、白描等手法,将深刻的教育理念融入其中,以小见大,寓意深远。在文学史上,该诗展现了毛泽东早年的文学才华和对教育问题的深刻思考,具有独特的思想价值和文学意义,为研究其早期思想及教育观念的形成提供了珍贵的文本资料。
上一篇:近现代·鲁迅《题三义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