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宵月":今夜的月亮,
"直把天涯都照彻":简直把天涯海角都照得通明透彻。
"清光不令青山失":这皎洁的月光让青山在夜色中依然清晰可见,没有被黑暗所淹没。
"清溪却向青滩泄":清澈的溪水潺潺流淌,却向着那碧绿的水滩流去。
"鸡声歇":报晓的鸡叫声停歇了,
"马嘶人语长亭白":马儿在嘶鸣,人们在交谈,长亭在月光的映照下泛着白光。
现代世界历史中最重要的人物之一
毛泽东(1893~1976),字润之,笔名子任,湖南湘潭人。马克思主义者,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理论家、军事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开拓者,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袖,近代以来中国伟大的爱国者和民族英雄,中国共产党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创立者。毛泽东的诗词笔力雄健,气势磅礴,意境开阔,景物明丽,富有哲理。作有诗词《卜算子·咏梅》《沁园春·雪》《七律·长征》等。主要著作编入《毛泽东选集》(4卷)、《毛泽东文集》(8卷)、《毛泽东军事文集》(6卷)。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归国谣·今宵月》是一首写景抒怀词。词中先描绘明月清辉下青山静立、清溪流淌的静谧画面,再勾勒雄鸡止啼、曙光初现、马嘶人语的动态场景,动静结合,层次分明地介绍了月夜到黎明时分的景致变化。通过对这两个紧密相连境界的细腻描写,含蓄委婉地表达了驱逐张敬尧成功后,诗人内心悠然开朗、充满希望的心情,展现出对未来革命征程的坚定信念与积极乐观的精神风貌。
2. 分段赏析
上阕:“今宵月,直把天涯都照彻。清光不令青山失,清溪却向青滩泄”。“今宵月,直把天涯都照彻”,开篇点明时间是夜晚,描绘了明月高悬,清辉洒向大地,仿佛将天涯海角都照得通明透彻,给人一种开阔、明朗的感觉,展现出一种宏大的视野和意境,也流露出作者对这美好月色的欣赏和赞美之情。“清光不令青山失”,在月光的照耀下,青山的轮廓清晰可见,没有被夜色淹没,“不令”二字,赋予了月光一种主观的力量,似乎月光有意要让青山在夜晚展现出它的身姿,体现出一种静谧而美好的氛围。“清溪却向青滩泄”,清澈的溪水在月光下潺潺流淌,流向碧绿的水滩。一个“却”字,增添了一丝灵动之感,使画面更具动态美,仿佛溪水是在月光的引导下欢快地奔向青滩,进一步丰富了月下的景色,让人仿佛能听到溪水流动的声音,感受到那份清幽和宁静。下阕:“鸡声歇,马嘶人语长亭白”。“鸡声歇”,说明夜已深,雄鸡停止了啼鸣,暗示着黎明即将到来,同时也从侧面烘托出夜晚的宁静,此时万籁俱寂,只有月光笼罩着大地。“马嘶人语长亭白”,在这寂静的夜晚,远处传来马的嘶鸣声和人的说话声,打破了片刻的宁静,给画面增添了生气和活力,让人感受到生活的气息。“长亭白”则描绘出长亭在月光下泛出白色的光影,与前面的景色相呼应,既点明了地点,又营造出一种朦胧而悠远的意境,仿佛在诉说着旅人的故事,给人留下无尽的遐想空间。
上一篇:近现代·佚名《醉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