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枝立寒窗":疏朗的梅枝斜立于寒窗,
# 疏枝立寒窗:化用宋林逋《山园小梅》:“疏影横斜水清线,暗香浮动月黄昏”语意,以梅喻艾地。
"笑在百花前":它在百花开放之前欢笑。
"奈何笑容难为久":只可惜笑容难以持久,
"春来反凋残":春天里反而凋谢了。
"残固不堪残":凋谢的总要凋谢,
# 堪:禁受;能。,固:本来。
"何须自寻烦":人何必自寻愁烦?
"花落自有花开日":花落花开自有它的时间,
# 花落自有花开日:传宋严蕊《卜算子》“花落花开自有时,总赖东君主。”
"蓄芳待来年":蓄积的芬芳在等待明年。
现代世界历史中最重要的人物之一
毛泽东(1893~1976),字润之,笔名子任,湖南湘潭人。马克思主义者,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理论家、军事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开拓者,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袖,近代以来中国伟大的爱国者和民族英雄,中国共产党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创立者。毛泽东的诗词笔力雄健,气势磅礴,意境开阔,景物明丽,富有哲理。作有诗词《卜算子·咏梅》《沁园春·雪》《七律·长征》等。主要著作编入《毛泽东选集》(4卷)、《毛泽东文集》(8卷)、《毛泽东军事文集》(6卷)。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悼亡词,也是一首抒情词。词中描绘了深冬梅花的形象,以梅花的开落,象征艾地同志及印尼共产党的命运。既表达了对艾地同志牺牲的沉痛哀悼,也体现了对革命事业暂时受挫的惋惜。同时,通过梅花蓄积芬芳待来年盛开,表达了对共产主义事业必胜的信念,激励广大无产阶级革命者不懈奋斗。
2. 写作手法
起兴:“咏梅寄情”,以梅花起兴,引出对艾地同志的悼念,用梅花象征艾地的精神品质和命运。拟人:“疏枝立寒窗,笑在百花前”,赋予梅花人的“笑”态,生动展现梅花傲岸风采,也暗示艾地同志的斗争精神。象征:整首词以梅花象征艾地同志和共产主义战士,梅花的独立寒冬、传递春讯、凋零又蓄积力量,象征着他们的英勇无畏、为革命事业的奉献以及革命力量的生生不息。
3. 分段赏析
“疏枝立寒窗,笑在百花前”以遒劲笔触勾勒出梅花傲立寒窗的风骨,凛冽寒风中舒展的枝桠如革命先驱的铮铮铁骨。一个“笑”字赋予梅花人格化的生命力,既展现其凌霜绽放的从容姿态,又暗喻艾地同志与印尼共产党在革命征程初期,以无畏的勇气与蓬勃的生命力引领斗争,缔造辉煌的历史篇章。“奈何笑容难为久,春来反凋残”笔锋陡然一转,将梅花花期短暂的自然现象升华为命运的隐喻。当春日的暖阳降临,本应迎来生机的梅花却凋零残败,恰似艾地与印尼共产党在形势看似向好时突遭逆转,残酷的历史浪潮瞬间击碎革命理想,令人扼腕叹息。“花落自有期,蓄芳待来年”则以豁达笔触揭开希望的曙光。诗人借梅花遵循时令凋落,实则传递出共产主义信仰的坚定信念。即便在革命遭受重创的至暗时刻,如梅花积蓄芬芳般,共产主义战士们正蛰伏力量,以百折不挠的意志等待破晓,昭示着革命理想终将冲破阴霾,迎来胜利的春天。
4. 作品点评
这首词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文学价值。它以独特的比兴手法,将对国际共产主义战士的悼念与革命信念相融合,情感深沉而激昂。语言简洁有力,用梅花的形象生动地传达出深刻的思想,具有很强的感染力,激励着无数无产阶级革命者为理想而奋斗。
上一篇:近现代·朱德《出太行》
下一篇:近现代·薛箐《疑人窃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