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
·
hóng

朝代:近现代作者:毛泽东浏览量:1
dào
hóng
yòu
nián
shēng
zhì
jīn
chuán
wén
jiǔ
tīng
nán
tiān
céng
huī
běi
biān
bìn
xuě
fēi
lái
chéng
fèi
liào
cǎi
yún
cháng
zài
yǒu
xīn
tiān
nián
nián
hòu
làng
tuī
qián
làng
jiāng
cǎo
jiāng
huā
chù
chù
xiān

译文

来到洪都又过去了一年,祖逖中流击楫的壮志豪情至今仍被人们传颂。长久以来,在南方听着风雨声,时刻准备着闻鸡起舞、奋起革命,也曾在北方战场上立马横刀,挥动马鞭指挥战斗。如今自己两鬓斑白,仿佛成了无用之人,但祖国却如彩云长存,有着崭新的天地和美好的未来。一代又一代的后辈不断涌现,推动着革命事业不断前进,江边的花草处处生机勃勃,象征着祖国的未来充满希望。

逐句剖析

"到得洪都又一年":来到洪都又过去了一年,

# 洪都:旧南昌府的别称。隋、唐、宋三代曾以南昌为洪州治所,又为东南都会,因而得名。这里指江西省的南昌市。

"祖生击楫至今传":祖逖中流击楫的壮志豪情至今仍被人们传颂。

# 祖生击楫:祖生,祖逖。击楫,敲打船桨。祖逖率师渡江北伐,中流击楫,立誓说,如果不能平定中原而再渡江者,有如大江。

"闻鸡久听南天雨":长久以来,在南方听着风雨声,时刻准备着闻鸡起舞、奋起革命,

# 南天雨:指在南方的战斗生活。,闻鸡:这里化用闻鸡起舞的典故。《晋书·祖逖传》:“与司空刘琨俱为司州主簿,情好绸缪,共被同寝。中夜闻荒鸡鸣,蹴琨觉曰:‘此非恶声也。’因起舞。”祖逖和刘琨年轻时都有大志,互相勉励振作,因此听到鸡鸣就起床舞剑。后以“闻鸡起舞”比喻有志之士奋起行动。

"立马曾挥北地鞭":也曾在北方战场上立马横刀,挥动马鞭指挥战斗。

# 挥北地鞭:指北方的战斗生活。,立马:骑在马上使马站着准备出征进攻敌人。

"鬓雪飞来成废料":如今自己两鬓斑白,仿佛成了无用之人,

# 废料:指人因衰老而无用。,鬓雪:两鬓飞霜。形容头发苍白。

"彩云长在有新天":但祖国却如彩云长存,有着崭新的天地和美好的未来。

# 彩云:指马列主义真理。

"年年后浪推前浪":一代又一代的后辈不断涌现,推动着革命事业不断前进,

# 年年:每年。

"江草江花处处鲜":江边的花草处处生机勃勃,象征着祖国的未来充满希望。

# 处处鲜:祖国河山的锦绣前程。,江草江花:比喻新人新事。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七律·洪都》是现代毛泽东所作的一首七言律诗。首联借诗人亲至历史名城洪都之行开篇,笔锋一转,颔联以精妙笔触将诗人大半生革命征程凝练为艺术化的壮阔图景。颈联巧用对比手法,铺展出诗人对祖国新纪元与光明未来的深切期许。尾联中,诗人以坚定信念为笔,书写对红色江山永固的信心,字里行间激荡着振奋人心的力量。晚年毛泽东深感岁月流转,更寄望红军将士用热血铸就的革命事业薪火相传,此诗恰是这位革命领袖对未来征程的深邃展望。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现代世界历史中最重要的人物之一

毛泽东(1893~1976),字润之,笔名子任,湖南湘潭人。马克思主义者,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理论家、军事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开拓者,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袖,近代以来中国伟大的爱国者和民族英雄,中国共产党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创立者。毛泽东的诗词笔力雄健,气势磅礴,意境开阔,景物明丽,富有哲理。作有诗词《卜算子·咏梅》《沁园春·雪》《七律·长征》等。主要著作编入《毛泽东选集》(4卷)、《毛泽东文集》(8卷)、《毛泽东军事文集》(6卷)。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1965年,正值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在历经三年困难时期后重焕生机,各项事业取得辉煌成就之际,国家正积极总结过往经验,谋划新阶段发展蓝图。这年12月,毛泽东于上海主持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后,南下杭州途中于南昌作短暂停留,挥毫写下《七律·洪都》。南昌这座英雄之城,不仅承载着厚重的革命记忆,更成为毛泽东回望中国历史脉络的时空坐标。自青少年时期立志救国,他历经南方革命浪潮洗礼,率红军完成两万五千里长征壮举,驱除日寇、推翻反动统治,终建新中国。如今虽已年逾古稀,这位革命先驱仍怀揣赤子之心,既不沉溺于往昔功绩,更着眼事业传承,期待革命火种生生不息。抚今追昔间,革命史诗与建设新篇在诗人胸中激荡,最终凝练成这首充满历史纵深感的诗作。它既是对往昔峥嵘岁月的深情回望,更是对未来中国道路的坚定期许。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七言律诗,也是一首抒怀明志诗。借典咏史,体现诗人青壮年时期豪气张扬、气势雄浑的风格,抒发报效祖国、改造社会的豪情壮志,歌颂新中国发展事业并寄托对祖国未来的期望。

2. 写作手法

用典:首联援引“祖生击楫”典故,寄寓坚守革命事业的矢志决心;颔联化用祖逖、刘琨“闻鸡起舞”之典,凝练诗人南北革命历程,礼赞往昔奋斗岁月,更彰显继续革命的凌云壮志。对比:颈联“鬓雪飞来成废料”与“彩云长在有新天”形成鲜明对比,以自身垂暮之态反衬祖国万象更新,尽显对国家光明前景的笃定信念。起兴:首联借诗人赴历史名城洪都之行起兴,触发思古之情。

3. 分段赏析

首联以诗人亲至历史名城洪都的行程为引,勾起思古之幽情,借“祖生击楫”之典故,彰显其坚守革命事业的坚定信念。颔联则以精妙笔触,对诗人大半生的革命生涯予以高度艺术概括:“久听南天雨”,是诗人对在南方历经急风暴雨般革命斗争的深情回溯;“曾挥北地鞭”,则是对其在北方数十年戎马生涯的凝练总结。此联中,祖逖北伐及祖逖、刘琨闻鸡起舞的典故运用,意在表达对往昔革命斗争的回顾与歌颂,更抒发了继续革命的雄心壮志。颈联以鲜明对比,展现诗人对祖国新天地与光明前途的展望:虽自身已老,但祖国“彩云长在有新天”。尾联承“长江后浪催前浪,浮世新人换旧人”之意,身为彻底唯物主义者的毛泽东,坦然接受生老病死、新陈代谢的自然法则。他坚信,革命的接班人如长江后浪般不断涌现,年轻有为、生机勃勃。诗人对未来红色江山充满信心,其言辞鼓舞人心,令昔年表达更显生动形象。

4. 作品点评

全诗意境深远,典故运用精妙,气势雄浑磅礴,格调高昂激越,尽显诗章风骨。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近现代·毛泽东《五律·挽戴安澜将军》

下一篇:近现代·毛泽东《七律·和周世钊同志》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