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八连":优秀的八连啊,
# 好八连:1963年4月25日,国防部批准授予驻守上海某部八连“南京路上好八连”的光荣称号。1949年5月,这个连队进驻上海南京路。经过14年,连队身居闹市,一尘不染,勤俭节约,克己奉公,热爱人民,助人为乐。诗人因此写诗赞美他们。
"天下传":在全天下流传。
"为什么":为什么它如此出名?
"意志坚":因为战士们意志坚定。
"为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几十年":一做就是几十年。
"拒腐蚀":抵制各种腐蚀,
# 拒:抵御。
"永不沾":永远都不会被沾染。
"因此叫":所以啊才被称为,
"好八连":“好八连”。
"解放军":解放军同志们,
"要学习":都要向八连学习。
"全军民":全体军民,
"要自立":都要自强自立。
"不怕压":不要害怕压迫,
"不怕迫":不怕被逼迫。
"不怕刀":不怕刀枪,
"不怕戟":不怕长戟刺。
# 戟:古代的一种长兵器。
"不怕鬼":不怕鬼魅作祟,
"不怕魅":不怕妖邪。
# 魅:古代传说中的鬼怪。
"不怕帝":不怕帝国主义,
# 帝:帝、贼两字:指帝国主义、资本主义、修正主义等。
"不怕贼":不怕盗贼侵扰。
"奇儿女":这些英雄儿女啊,
# 奇:杰出。
"如松柏":就像松柏一样。
"上参天":向上直入天际,
"傲霜雪":傲然面对霜雪。
"纪律好":纪律严明,
"如坚壁":如同坚固的壁垒。
# 坚壁:坚固的营垒围墙。
"军事好":军事素养高超,
"如霹雳":如同霹雳般迅猛有力。
# 霹雳:疾雷声。杜甫《热三首》之一:“雷霆空霹雳,云雨竞虚无。”此诗中指好八连反应迅速,进击有力,声威慑敌,形容军威如震雷。
"政治好":政治觉悟高,
"称第一":堪称第一。
"思想好":思想先进,
"能分析":能够分析问题。
"分析好":分析问题做得好,
"大有益":大有益处。
"益在哪":益处体现在哪里?
"团结力":体现在军民团结的力量上。
"军民团结如一人":军民团结一心,就像一个人一样,
"试看天下谁能敌":看看这天下,还有谁能是我们的对手。
现代世界历史中最重要的人物之一
毛泽东(1893~1976),字润之,笔名子任,湖南湘潭人。马克思主义者,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理论家、军事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开拓者,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袖,近代以来中国伟大的爱国者和民族英雄,中国共产党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创立者。毛泽东的诗词笔力雄健,气势磅礴,意境开阔,景物明丽,富有哲理。作有诗词《卜算子·咏梅》《沁园春·雪》《七律·长征》等。主要著作编入《毛泽东选集》(4卷)、《毛泽东文集》(8卷)、《毛泽东军事文集》(6卷)。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杂言诗,也是一首颂诗。它描绘了解放军某部八连几十年如一日为人民服务,拒绝资产阶级思想腐蚀,始终保持革命本色的事迹,表达了对八连的高度赞扬,同时号召解放军和全军民学习八连的精神品质,强调军民团结的强大力量。这是一首写颂扬解放军好八连的杂言诗,借对八连优秀品质的描述,写出了对其的赞美以及对军民团结的期许。
2. 分段赏析
“好八连,天下传。为什么?意志坚”开篇以口语化的问答,干脆利落地道出八连的影响力与精神内核。“好八连,天下传”直接点明其受推崇的地位,“为什么?意志坚”以设问引出核心,如洪钟巨响,为全诗奠定剖析八连精神的基调,引发对“意志坚”内涵的探寻。“为人民,几十年。拒腐蚀,永不沾。因此叫,好八连”深入阐释“意志坚”。“为人民,几十年”强调坚守宗旨的长久,彰显精神传承的韧性;“拒腐蚀,永不沾”聚焦上海南京路这一特殊环境,概括其拒腐防变的特质;首尾呼应的“因此叫,好八连”,让八连精神具象化。“解放军,要学习。全军民,要自立”从个体赞颂拓展到群体引领。“解放军,要学习”将八连精神纳入军队的学习内容,“全军民,要自立”则号召全民以八连为镜,培养自立自强品质,以八连为精神火种,点燃全社会奋进动力。“不怕压,不怕迫。不怕刀,不怕戟。不怕鬼,不怕魅。不怕帝,不怕贼”用八个“不怕”构成排比,从现实层面的抗压抗迫、武力威胁,到精神层面的无惧邪恶、敌对势力,全方位展现无畏意志,如钢铁铠甲般具象化精神力量。“奇儿女,如松柏。上参天,傲霜雪”以松柏喻八连战士。“奇儿女”凸显其不凡,“上参天”象征志向高远,“傲霜雪”对应在复杂环境中坚守本色,借自然意象将八连精神诗意化,增添文学感染力。“纪律好,如坚壁。军事好,如霹雳。政治好,称第一。思想好,能分析”从纪律、军事、政治、思想四个维度刻画素养。“纪律好,如坚壁”体现军队管理规范,“军事好,如霹雳”展现战斗力,“政治好,称第一”强调立场坚定,“思想好,能分析”则是“拒腐蚀”的内在支撑。“分析好,大有益。益在哪?团结力”承接“思想好,能分析”,挖掘“分析”的价值,将个体素养与集体力量关联,说明理性分析能凝聚团结力,凸显思想建设对集体发展的意义。结尾“军民团结如一人,试看天下谁能敌”升华主旨,将八连精神拓展到军民团结的维度,描绘军民一心的图景,以豪迈反问彰显团结的无敌力量,从赞颂连队升华为对全民团结的期许,收束有力。
3. 作品点评
《杂言诗・八连颂》堪称毛泽东诗词创作中的独特存在。这首诗基本以三字句构建主体,仅收尾两句为七言,是毛泽东诗作里极为少见的新诗形式。其诗句排列规整,韵律和谐,读来朗朗上口。诗中语言质朴平实,仿若日常话语般直白易懂,却在质朴之中蕴藏着深刻的内涵,以简洁之语道尽非凡意蕴,展现出独特的艺术魅力。
# 这是毛泽东依照自己“在民歌和古典诗的基础上发展新诗”这一主张来试写的一首新体诗,是一件珍贵的历史文件。
著名诗人、学者公木先生
上一篇:近现代·毛泽东《七绝·贾谊》
下一篇:近现代·毛泽东《七绝·观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