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压冬云白絮飞":大雪低压着冬云而雪花纷飞,
# 白絮:柳絮,比喻纷飞的雪花。,雪压冬云:即冬云压雪,指雪稠云低的样子。
"万花纷谢一时稀":万紫千红一瞬间全都凋谢。
"高天滚滚寒流急":在那高天乌云滚滚寒流湍急的时刻,
# 急:湍急。
"大地微微暖气吹":一丝暖气也会吹走着严冬。
# 暖气:指地热。
"独有英雄驱虎豹":唯有真正的英雄豪杰,能够像驱赶虎豹一样战胜强敌,
# 独:独自。
"更无豪杰怕熊罴":没有任何勇士会惧怕如熊罴般的凶恶敌人。
# 熊罴:熊和罴,同诗中的虎和豹皆为猛兽,这里比喻凶恶的敌人。罴,熊的一种,也叫棕熊、马熊或人熊。
"梅花欢喜漫天雪":梅花最喜爱漫天的风雪,在严寒中绽放英姿,
"冻死苍蝇未足奇":而那被冻死的苍蝇,实在渺小得不值一提。
# 苍蝇:喻指卑污渺小的反华势力。,冻死:是对经受不住考验者的蔑视。
现代世界历史中最重要的人物之一
毛泽东(1893~1976),字润之,笔名子任,湖南湘潭人。马克思主义者,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理论家、军事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开拓者,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袖,近代以来中国伟大的爱国者和民族英雄,中国共产党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创立者。毛泽东的诗词笔力雄健,气势磅礴,意境开阔,景物明丽,富有哲理。作有诗词《卜算子·咏梅》《沁园春·雪》《七律·长征》等。主要著作编入《毛泽东选集》(4卷)、《毛泽东文集》(8卷)、《毛泽东军事文集》(6卷)。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写冬日肃杀景象与革命豪情的七言律诗,借冬云压顶、雪飞絮舞、万花纷谢、寒流滚滚的严寒景象,以及梅花傲雪绽放、苍蝇不堪冰雪的对比画面,写出了在严峻国际斗争局势下,革命者不畏强暴、勇于抗争的大无畏精神,以及对强权势力的蔑视、对正义力量必胜的坚定信念。
2. 写作手法
象征:诗中多处用象征手法,形象贴切,例如“梅花欢喜漫天雪”一句,诗人以“梅花”,这种在最寒冷的季节独傲霜雪的中国国花,来象征诗人及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斗志和高洁精神,表达了一切“反华”恶势力的蔑视。对比:“高天滚滚寒流急,大地微微暖气吹”两句,“滚滚”形容寒流来势凶猛,而“微微”则体现出暖气虽然微弱但持续不断。二者形成鲜明对比,既写出了国际反华势力的强大和来势汹汹,又表现出中国人民在困境中不屈不挠、积极向上的精神,以及革命力量虽暂时弱小但必将发展壮大的趋势,揭示了自然运动和事物发展的辩证规律。比喻:“雪压冬云白絮飞”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纷纷扬扬的大雪比作“白絮”,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大雪纷飞的景象,诗人在描写这冬日景象的同时,更是借此喻指当年中国面临的严峻局势,让读者更直观地感受到国家当时艰难的处境。
3. 分段赏析
首联“雪压冬云白絮飞,万花纷谢一时稀”,开篇便以宏阔视角勾勒出一幅凛冽冬日图景。厚重的冬云仿佛被大雪压低,漫天飞雪如白絮翻涌,天地间百花凋零,尽显肃杀寂寥。此景不仅是对自然寒冬的真实写照,更暗喻20世纪60年代初期中国面临的内忧外患。国内,三年自然灾害与经济建设失误带来重重困难;国外,苏联背信弃义、多国反动势力掀起反华浪潮、蒋介石集团蠢蠢欲动、印度军队蓄意挑衅。内忧外患交织,恰似万花凋零,艰难局势不言而喻。但诗人笔下的世界,绝非一片死寂,危机中暗藏转机。颔联“高天滚滚寒流急,大地微微暖气吹”,诗人将视角从冬景转向对局势变化的哲思。“高天滚滚寒流急”,以奔腾不息的寒流,喻指赫鲁晓夫集团的反华逆流,以及国际反动势力的疯狂挑衅,其来势汹汹,妄图压垮中国。然而,“大地微微暖气吹”笔锋一转,展现出希望之光。从时序上,冬至过后阳气渐生;从局势看,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积极应对困境,调整经济政策,使国民经济逐步回暖;在外交与军事上,有力回击外敌,揭露反动势力真面目。这一联生动体现了事物发展的辩证规律,暗示黑暗终将过去,光明即将到来。颈联“独有英雄驱虎豹,更无豪杰怕熊罴”,是对坚韧不拔的革命者的礼赞。诗人将帝国主义、反动派及一切艰难险阻比作虎豹熊罴,而中国共产党人及广大人民群众则化身为无畏的英雄豪杰。“独有”彰显了中国革命者在困境中挺身而出、力挽狂澜的担当,是对过往奋斗历程的自信回顾;“更无”则展现出面向未来,不惧任何挑战的决心与魄力。这一联激昂豪迈,凸显出革命者的大无畏精神与必胜信念,是对“大地微微暖气吹”中蕴含力量的进一步升华。尾联“梅花欢喜漫天雪,冻死苍蝇未足奇”,诗人以梅花自喻,赋予其全新的革命内涵。梅花于冰雪中傲然绽放,面对严寒不仅毫无惧色,反而充满喜悦,象征着中国人民在艰难处境中乐观向上、不屈不挠的精神。而“冻死苍蝇未足奇”,则以“苍蝇”喻指那些在困难面前不堪一击、随波逐流的投机者与反动派,表达了对这类人的轻蔑与嘲讽。此联收束全诗,将个人情怀与民族精神、革命理想融为一体,展现出诗人高瞻远瞩的视野与气吞山河的胸怀,为全诗注入了昂扬的革命浪漫主义色彩。
4. 作品点评
全篇情景相生、情理交融,于冷峻的现实描摹与炽热的情感抒发间,展现出革命者的豪情壮志与对光明未来的坚定信念,既有史诗般的雄浑气象,又蕴含振聋发聩的思想锋芒。
# 诗的最后,除直接点出他讴歌的主体“梅花”,还点出一个被冻死的“苍蝇”作为与梅花人格形成对比的意象。由此我们也看到,雪与梅花并非一对“敌人”,相反,是雪使梅花更坚强更壮美,而真正的对立面则是苍蝇。这是毛泽东对雪、梅、蝇三个自然物与人格化身的辩证关系的准确定位。至于冬云、高天、大地则是附生物或陪衬,而英雄、豪杰则与梅花只是同一品格的不同名称。
现代韶山毛泽东同志纪念馆研究员龙剑宇《毛泽东诗歌风景线》
# 这首诗里多用比拟格,用“万花纷谢”来比经不起国际上压力的党用梅花来比坚贞的革命战士,用“寒流”来比国际上的压力,用“虎豹”来比帝国主义,用“熊罴”来比修正主义。这首诗,更指出革命者看问题的方法,既看到“高天滚滚寒流急”,又看到“大地微微暖气吹”,看到对立的两方面。这样,既有战胜寒流的勇气,也进而看到寒流和暖气的消长,更产生战胜困难的勇气,具有深刻的教育作用。
现代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周振甫《毛泽东诗词欣赏》
# 这首诗表达的主题和《卜算子·咏梅》是一样的。首句显然是对当时国际政治形势的形象化比喻。颔联进一步揭示国内外反动势力掀起的阵阵恶浪,但同时以“大地微微暖气吹”象征着中国人民并没有屈服。颈联点题,“英雄”和“豪杰”指中国人民。“虎豹”和“熊罴”比喻国内外反动势力。尾联呼应主题。“梅花”比喻有坚定意志的革命者,“苍蝇”则比喻经不住考验的软弱者。一正一反,褒贬自现,对比强烈。
现代毛泽东诗词研究会会员曾珺《毛泽东的诗赋人生》
上一篇:近现代·毛泽东《七律·登庐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