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mán
·
·
bǎi

朝代:近现代作者:毛泽东浏览量:1
chì
chéng
huáng
绿
qīng
lán
shuí
chí
cǎi
liàn
dāng
kōng
hòu
xié
yáng
guān
shān
zhèn
zhèn
cāng
dāng
nián
áo
zhàn
dàn
dòng
qián
cūn
zhuāng
diǎn
guān
shān
jīn
zhāo
gèng
hǎo
kān

译文

天上挂着七色的彩虹,而又是谁在手持这彩虹在空中翩翩起舞?黄昏雨之后又见夕阳,苍翠的群山仿如层层军阵。当年这里曾经进行了一次激烈的苦战,子弹穿透了前面村子的墙壁,那前村墙壁上留下的累累弹痕,把这里的景色打扮得更加美丽。

逐句剖析

"赤橙黄绿青蓝紫":天上挂着七色的彩虹,

# 赤橙黄绿青蓝紫:彩虹的七色。

"谁持彩练当空舞":而又是谁在手持这彩虹在空中翩翩起舞?

# 彩练:彩色绢带,喻虹。彩色的绸带。

"雨后复斜阳":黄昏雨之后又见夕阳,

# 雨后复斜阳:唐·温庭筠《菩萨蛮·南园满地堆轻絮》:“雨后却斜阳,杏华零落香。”

"关山阵阵苍":苍翠的群山仿如层层军阵。

# 苍:青黑色。,阵阵:每一列战斗队形。宋赵什《和韵前人初出锁头》诗:“淮木林林脱,霜鸿阵阵飞。”是说大雁列队而飞;本词则谓群山如层层军阵。北周皮信凋柱国大将军长孙俭神道碑:“风云积惨,山阵连阴。”,关山:泛指附近群山。

"当年鏖战急":当年这里曾经进行了一次激烈的苦战,

# 急:激烈。,鏖战:苦战。激战。

"弹洞前村壁":子弹穿透了前面村子的墙壁,

# 前村:前面的村庄,指战场附近的一个小村枣杏坑。,弹洞:枪眼。洞:若视为动词、作“洞穿”解,亦通。

"装点此关山":那前村墙壁上留下的累累弹痕,

# 装点:装饰点缀。宋·华岳《登楼晚望》诗:“装点江山归画图。”

"今朝更好看":把这里的景色打扮得更加美丽。

# 看:此处读平声。,今朝:如今。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菩萨蛮·大柏地》是现代文学家毛泽东于1933年夏创作的一首词。此词主题是通过描绘大柏地雨后的壮美景色,抚今追昔,揭示革命战争的重大意义。上片先以“赤橙黄绿青蓝紫,谁持彩练当空舞”描绘出雨后天空绚丽色彩,再写“雨后复斜阳,关山阵阵苍”展现雨后关山的苍茫之景。下片“当年鏖战急,弹洞前村壁”回顾激烈战斗,“装点此关山,今朝更好看”表达出对革命战争胜利的赞美及乐观情绪。写作上运用动态描写景物,如对雨后天空色彩的描绘,还巧妙联想,将往昔战争与眼前美景结合。全词情景交融,主观情志与客观美景统一,以欢快笔调热情讴歌人民革命战争,充满韵味,展现了胜利后的宽慰和乐观。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现代世界历史中最重要的人物之一

毛泽东(1893~1976),字润之,笔名子任,湖南湘潭人。马克思主义者,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理论家、军事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开拓者,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袖,近代以来中国伟大的爱国者和民族英雄,中国共产党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创立者。毛泽东的诗词笔力雄健,气势磅礴,意境开阔,景物明丽,富有哲理。作有诗词《卜算子·咏梅》《沁园春·雪》《七律·长征》等。主要著作编入《毛泽东选集》(4卷)、《毛泽东文集》(8卷)、《毛泽东军事文集》(6卷)。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1929年,毛泽东和朱德、陈毅等率领红军主力三千六百余人离开井冈山向赣南进发。由于面临敌军重兵围追堵截,且身处外地人生地不熟,红四军连续五战均失利。后在瑞金以北约30公里的大柏地麻子坳,红军巧妙布下口袋阵,经过从第二日下午3时到次日正午的激烈战斗,成功击溃敌军,取得转战以来的首次重大胜利,大柏地也因此成为具有重要意义的胜利之地。1932年10月,中共苏区中央局宁都会议后,毛泽东受到王明“左”倾冒险主义路线的排挤,被免去红一方面军总政治委员职务,转而负责地方上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的工作。直至1933年夏天,毛泽东因开展调研工作并领导中央苏区的查田运动,再次回到大柏地。面对这片曾见证过激烈战斗的昔日战场,他触景生情,回忆往昔战斗岁月,有感而发,欣然挥笔写下了这首词。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词,也是一首以革命战争为题材的词。描绘了大柏地雨后赤橙黄绿青蓝紫的绚丽彩虹、斜阳映照下苍茫的关山等景色,回顾了当年激烈的鏖战及留下的弹洞痕迹。借眼前雨后壮丽景色与往昔战争遗迹,抚今追昔,表达了对人民革命战争的热情讴歌,以及胜利后流露出的宽慰和乐观情绪。

2. 写作手法

联想:由眼前雨后美丽的景色“赤橙黄绿青蓝紫,谁持彩练当空舞?雨后复斜阳,关山阵阵苍”,联想到当年在这里发生的激烈战斗“当年鏖战急,弹洞前村壁”,将现实与历史相联系,丰富了词的内涵。情景交融:“雨后复斜阳,关山阵阵苍”描绘了大柏地雨后壮丽的景色,以美丽的自然景观表现出作者对这片土地的热爱以及对革命胜利的自豪之情。

3. 分段赏析

上阕写景。“赤橙黄绿青蓝紫,谁持彩练当空舞?”起笔便极为精彩,突兀奇妙,上句一口气连用“赤橙黄绿青蓝紫”七个颜色字,将彩虹的绚丽多彩毫无保留地展现出来,创新出“色”,将彩虹的七色斑斓展现得淋漓尽致,是神化之笔;下句将彩虹比作“彩练”,更用“舞”字使静态的彩虹变得灵动鲜活,让静态的彩虹仿佛有了生命,独特的用词让此意境仅存于诗词之中,以诘问语气开篇,使通篇句法有起伏变化,避免呆板。“雨后复斜阳,关山阵阵苍。”点明了词的写作时间为夏天傍晚及雨后斜阳的气候状况,解释了彩虹出现和群山苍翠的原因,“雨后复斜阳”虽平淡却束上管下,让前面描绘彩虹的“赤橙”二句与后面写群山的“关山”一句,衔接得自然而有序。此句化用温庭筠《菩萨蛮·南园满地堆轻絮》词中的“雨后却斜阳”,但温词多写闺中情思,风格绮丽哀怨且纤弱;而词描绘的是战地风光,与“关山阵阵苍”搭配,营造出了一种境界开阔、气象雄浑苍茫的氛围。下阕则转入抚今追昔的感慨之中。“当年鏖战急,弹洞前村壁”,这两句词追忆了1929年2月发生在此地的那场激烈战斗,战斗形势的紧张与激烈程度,通过“急”字展现得淋漓尽致,而村前墙壁上遗留的无数弹洞,更是当年那场战斗的真实见证。“装点此关山,今朝更好看”,在作者的眼中,这些曾经见证战火的弹洞,如今却成为了装饰关山的独特元素,让关山显得更加壮美。这不仅是作者对革命胜利成果——枪杆子打下的江山的由衷赞美,更是作者对美的独特感悟与发现,乐观喜悦的情感在字里行间自然流露。

4. 作品点评

《菩萨蛮·大柏地》一词以独特的风格展现了革命情怀与自然之美。词中动静结合,动态地描写景物,如“谁持彩练当空舞”让彩虹灵动鲜活,巧妙运用联想,由眼前雨后美景联想到当年的激烈鏖战。作者在对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不露痕迹的描写中,抒发了重游战斗之地、回忆辉煌胜利时的愉悦,以及对人民革命战争和革命根据地的赞美之情,将主观情志美与客观自然美、社会美高度统一,熔铸出富有韵味的艺术美。此词揭示了革命战争的重大意义,热情讴歌人民革命战争,洋溢着胜利后的宽慰与乐观情绪。

展开阅读全文 ∨

作品评价

# 这首词以短短八句四十四字,描写了大柏地壮美景色,表现了作者的欣悦心情,使词中物象闪烁着明丽的色彩,洋溢着欢愉的氛围,进而把革命战争与自然景色融为一片,赞美了伟大的人民革命战争,讴歌了红色根据地的兴旺景象,并隐隐预示昨天的战是解放全中国、解放全人类的序幕。如此深刻的思想,如此丰富的内容,用寥寥四十四字精练而含蓄地表达出来,达到高度的思想性和精湛的艺术性的完美统一。

天津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曾思艺《美的沉醉与生的执着·中国文学研究》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近现代·毛泽东《念奴娇·井冈山》

下一篇:近现代·毛泽东《水调歌头·游泳》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