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měi
rén
·
·
zhěn
shàng

朝代:近现代作者:毛泽东浏览量:1
duī
lái
zhěn
shàng
chóu
zhuàng
jiāng
hǎi
fān
làng
cháng
tiān
zǒng
nán
míng
zuò
shǔ
hán
xīng
xiǎo
lái
bǎi
niàn
jiē
huī
jìn
shèng
yǒu
rén
yǐng
gōu
cán
yuè
xiàng
西
liú
duì
pāo
yǎn
lèi
yóu

译文

我躺在枕上彻夜难眠,成堆的愁苦汹涌袭来,像是什么形状呢?犹如江河大海里翻腾起的巨波大浪一样。夜晚漫长,天色总是难以明亮起来,满怀寂寞地披上衣服起身坐着数那寒冷的星星。尽管天亮时我的万般思念都已化成了灰烬,脑海中只留下离别的情人的身影。抬头望见一钩残月淡出了西边的天空,面对此情此景,我情不自禁地抛洒下一行行泪珠!

逐句剖析

"堆来枕上愁何状":我躺在枕上彻夜难眠,成堆的愁苦汹涌袭来,像是什么形状呢?

# 枕上:取首句中二字为题,写新婚初别枕上的离愁别绪与相思之苦。,堆:堆积,层层堆压。

"江海翻波浪":犹如江河大海里翻腾起的巨波大浪一样。

"夜长天色总难明":夜晚漫长,天色总是难以明亮起来,

"寂寞披衣起坐数寒星":满怀寂寞地披上衣服起身坐着数那寒冷的星星。

# 寂寞披衣起坐数寒星:一作“无奈披衣起坐薄寒中”。

"晓来百念皆灰烬":尽管天亮时我的万般思念都已化成了灰烬,

# 百念皆灰烬:即万念俱灰,一切想法都化作了灰烬,极言失望。都:一作“皆”。,来:语助词,无实义。,晓:天亮。

"剩有离人影":脑海中只留下离别的情人的身影。

# 剩有离人影:一作:“倦极身无凭”。离人:指作者的妻子杨开慧。1920年冬,同毛泽东在长沙结婚。

"一勾残月向西流":抬头望见一钩残月淡出了西边的天空,

# 流:沉落。,一勾残月:拂晓时形状如钩的月亮。勾:一作钩。

"对此不抛眼泪也无由":面对此情此景,我情不自禁地抛洒下一行行泪珠!

# 无由:不由自主,情不自禁。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虞美人·枕上》出自毛泽东笔下,是其赠给夫人杨开慧的三首词中的开篇之作。该词在语言运用上质朴无华,未作过多雕琢修饰,却句句饱含深情,皆为肺腑之言,真挚动人。全词凭借对夜晚景色细腻入微的描绘,将词人对妻子杨开慧的深切怀念,以及新婚不久便无奈分离的不舍与怅惘,展现得淋漓尽致。它在毛泽东的诗词创作中别具一格,以婉约之笔,道尽人间至情,生动呈现出伟人内心柔情的一面。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现代世界历史中最重要的人物之一

毛泽东(1893~1976),字润之,笔名子任,湖南湘潭人。马克思主义者,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理论家、军事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开拓者,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袖,近代以来中国伟大的爱国者和民族英雄,中国共产党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创立者。毛泽东的诗词笔力雄健,气势磅礴,意境开阔,景物明丽,富有哲理。作有诗词《卜算子·咏梅》《沁园春·雪》《七律·长征》等。主要著作编入《毛泽东选集》(4卷)、《毛泽东文集》(8卷)、《毛泽东军事文集》(6卷)。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1920年的寒冬,毛泽东与杨开慧携手步入婚姻殿堂,开启了一段崭新的人生旅程。然而,时光匆匆,转年春夏之际,因革命事业的需要,毛泽东踏上外出考察之路。在这漫漫旅途中,他对新婚妻子杨开慧的思念如潮水般汹涌,绵绵不绝。彼时,毛泽东心中满是深情,情感澎湃难以抑制,于是在这浓烈情思的驱使下,挥笔写下了《虞美人・枕上》。此词满溢着他对杨开慧的深切眷恋,以及新婚不久就不得不分离的无奈与不舍。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毛泽东创作的《虞美人》词。词的主题围绕着与爱人离别后的思念之情展开。“堆来枕上愁何状,江海翻波浪”将无形愁绪具象为汹涌浪涛,借“夜长天色总难明,寂寞披衣起坐数寒星”的长夜景象,烘托孤寂忧愁;“晓来百念都灰烬,剩有离人影”点明思念之深,以“一钩残月向西流,对此不抛眼泪也无由”将思念之情推向高潮。

2. 写作手法

借景抒情:“一钩残月向西流,对此不抛眼泪也无由”,通过描写残月西流的景象,营造出一种凄凉的氛围,借此表达出词人内心的悲伤和对妻子的深深眷恋。对比:“晓来百念都灰尽,剩有离人影”,将清晨醒来后百念俱灰的状态与心中唯一留存的妻子的身影进行对比,突出了妻子在词人心中的重要地位,以及离别带来的痛苦和失落。用典:“一钩残月向西流,对此不抛眼泪也无由”,化用了前人诗词中借月抒情的典故,如晏几道“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等,通过残月这一意象,表达出词人对离别的感伤和对妻子的思念之情。

3. 分段赏析

上阙:“堆来枕上愁何状,江海翻波浪”,开篇点题,直接写出枕上生愁的状态。“堆来”一词形象地表现出愁绪的堆积,如同江海翻腾的波浪,生动地描绘出愁绪的汹涌澎湃,为全词奠定了忧愁的基调。“夜长天色总难明,寂寞披衣起坐数寒星”,进一步渲染愁闷的氛围。“夜长天色总难明”,漫长的夜晚,天色却总是难以明亮起来,暗示着主人公内心的忧愁如同这漫长的黑夜,无尽头。“寂寞披衣起坐数寒星”,通过描写主人公寂寞地披上衣服,起身坐着数寒星的动作,生动地展现出其内心的孤寂与无奈,将无形的愁绪转化为具体的动作,使读者更能感同身受。下阕:“晓来百念都灰烬,剩有离人影”,随着时间的推移,主人公的愁绪并未减轻。“晓来百念都灰烬”,早晨到来,各种念头都化为灰烬,表明主人公在夜晚经历了痛苦的煎熬,内心的希望都已破灭。“剩有离人影”,只剩下离人的身影,突出了对爱人的思念之情,这种思念在经过一夜的沉淀后愈发深沉。“一钩残月向西流,对此不抛眼泪也无由”,结尾两句将情感推向高潮。“一钩残月向西流”,描绘出一幅凄凉的画面,一钩残月缓缓向西流去,象征着时光的流逝和美好事物的消逝。“对此不抛眼泪也无由”,面对这样的景象,主人公不禁潸然泪下,因为思念之情已无法抑制,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来,使读者深刻感受到主人公内心的痛苦与哀伤。

4. 作品点评

全词格调明快、行文流畅,以质朴直白之语尽显独特情趣。“夜长天色总难明,寂寞披衣起坐数寒星”,字里行间流淌出的似水柔情,尽显细腻情思。而“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所展现的豪迈男儿气概,又彰显出壮志豪情。令人惊叹的是,这般截然不同的情感表达,竟能如此和谐地交融于同一人的胸怀之中,淋漓尽致地展现出其丰富而伟大的内心世界。

展开阅读全文 ∨

作品评价

# 展读毛泽东的《虞美人·枕上》,我仿佛看到一个正处于新婚别离煎熬之中的年轻男子的心:像一轮朝阳,像一团火球,从他那洪波涌动的精神世界深处腾跃而出,在浩瀚的海面上微微颤动,那么鲜艳,那般炽烈,那样动人心弦。

现代现代中国毛泽东诗词研究会常务副会长何火任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近现代·毛泽东《清平乐·会昌》

下一篇:近现代·毛泽东《贺新郎·别友》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