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niàn
jiāo
·
·
niǎo
ér
wèn

朝代:近现代作者:毛泽东浏览量:1
kūn
péng
zhǎn
chì
jiǔ
wàn
fān
dòng
yáo
yáng
jiǎo
bēi
qīng
tiān
cháo
xià
kàn
dōu
shì
rén
jiān
chéng
guō
pào
huǒ
lián
tiān
dàn
hén
biàn
xià
dǎo
péng
jiān
què
zěn
me
liǎo
āi
yào
fēi
yuè
jiè
wèn
jūn
fāng
què
ér
dào
yǒu
xiān
shān
qióng
jiàn
qián
nián
qiū
yuè
lǎng
dìng
liǎo
sān
jiā
tiáo
yuē
hái
yǒu
chī
de
dòu
shāo
shú
liǎo
zài
jiā
niú
ròu
fàng
shì
kàn
tiān
fān

译文

鲲鹏展翅翱翔,飞上九万里高空,凭着旋风的力量,翻动翅膀。大鹏身背长空朝下俯瞰,都是人世间大大小小的城郭。炮火连天轰鸣,弹痕遍地,吓坏了草丛里的麻雀。怎么了得呀,哎呀我要往那高处飞。请问你想飞去哪儿?麻雀答道:飞去有仙山琼台的地方。前年秋天月儿明朗的时节,难道你不知我们订了三家条约?另外还有好吃的,烧熟的土豆,再加进牛肉。不必放屁!且看一看这天翻地覆。

逐句剖析

"鲲鹏展翅":鲲鹏展翅翱翔,

# 鲲鹏:本是古代寓言中一种由大鱼变成的大鸟。据《庄子·逍遥游》载:“穷发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有鱼焉,其广数千里,未有知其修者,其名为醍。有鸟焉,其名为鹏,背若泰山,翼若垂天之云,挎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绝云气,负青天,然后图南,且适南冥也。”在这首词里鲲鹏象征着高瞻远瞩、英勇无畏的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

"九万里":飞上九万里高空,

# 九万里:《庄子·逍遥游》:“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tuán团)扶摇而上者九万里。”“有鸟焉,其名为鹏,背若泰山,翼若垂天之云,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绝云气,负青天,然后图南,且适(往)南冥也。”意思都是说大鹏在向南海飞的时候,凭着旋风的力量,翻动翅膀,飞上九万里高空。扶摇和羊角都是旋风的名称。

"翻动扶摇羊角":凭着旋风的力量,翻动翅膀。

# 羊角:义同“扶摇”,因其旋转而上,形如羊角,故名。,扶摇:盘旋而上的暴风。

"背负青天朝下看":大鹏身背长空朝下俯瞰,

"都是人间城郭":都是人世间大大小小的城郭。

"炮火连天":炮火连天轰鸣,

"弹痕遍地":弹痕遍地,

"吓倒蓬间雀":吓坏了草丛里的麻雀。

# 蓬间雀:即《庄子·逍遥游》中的“斥鴳”(同“斥鷃”)。该书云,蓬间雀不但不理解鲲鹏展翅南飞的志向,反而自得其乐地嘲笑鲲鹏:“斥鷃(即雀儿——引者)笑之曰:‘彼且奚适也?我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间,此亦飞之至也!而彼且奚适也?’”在词中象征着渺小卑怯、虚弱丑恶的赫鲁晓夫等人。

"怎么得了":怎么了得呀,

"哎呀我要飞跃":哎呀我要往那高处飞。

# 要飞跃:要往那高出飞。

"借问君去何方":请问你想飞去哪儿?

# 借问:请问。

"雀儿答道":麻雀答道:

"有仙山琼阁":飞去有仙山琼台的地方。

# 仙山琼阁:传说中仙人所居住的地方。琼阁,用美玉做成的楼阁。

"不见前年秋月朗":前年秋天月儿明朗的时节,

"订了三家条约":难道你不知我们订了三家条约?

# 三家条约:指苏、美、英三国1963年8月5日在莫斯科签订的《禁止在大气层、外层空间和水下进行核武器试验条约》。

"还有吃的":另外还有好吃的,

"土豆烧熟了":烧熟的土豆,

# 土豆烧熟了:1964年4月访问匈牙利时,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曾在一次演说中说,“福利共产主义”是“一盘土豆烧牛肉的好菜”。

"再加牛肉":再加进牛肉。

"不须放屁":不必放屁!

# 不须放屁:出自《何典》的一首《右调如梦令》作“定场诗”:“不会谈天说地,不喜咬文嚼字,一味臭喷蛆,且向人前捣鬼。放屁放屁,真是岂有此理。”《何典》,章回小说,10回约12万字,清乾嘉年间张南庄所撰。张南庄身世已不可考。读书中“海上餐霞客”所作的跋,知张南庄为“上海才子”,书法欧阳,诗宗范陆,其才列当时上海“高才不遇者”前十名之冠。虽著作等身,身后却一文不名,无力付梓。又因咸丰初年的太平军,张南庄文作尽数被焚,独一本《何典》幸存。

"试看天地翻覆":且看一看这天翻地覆。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念奴娇·鸟儿问答》是现代毛泽东暮年创作的一首极具艺术特色的政治寓言词。通过鲲鹏与蓬间雀的对话,词作展现了马克思主义者与修正主义者的根本对立,批判了修正主义的软弱与妥协,弘扬了革命者的远大志向和斗争精神。上阕直接呈现鲲鹏展翅、扶摇翻飞的雄伟情状,化用《庄子·逍遥游》典故,借鲲鹏视角展现“炮火连天,弹痕遍地”的尘世。下阕以诗人对蓬间雀的询问开启,围绕鲲鹏与蓬间雀的对话展开。词中体现了毛泽东强烈的哲学观念和对历史发展的乐观态度,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和艺术价值。这不仅是一首词作,也是理解其政治思想和国际战略的重要文献。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现代世界历史中最重要的人物之一

毛泽东(1893~1976),字润之,笔名子任,湖南湘潭人。马克思主义者,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理论家、军事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开拓者,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袖,近代以来中国伟大的爱国者和民族英雄,中国共产党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创立者。毛泽东的诗词笔力雄健,气势磅礴,意境开阔,景物明丽,富有哲理。作有诗词《卜算子·咏梅》《沁园春·雪》《七律·长征》等。主要著作编入《毛泽东选集》(4卷)、《毛泽东文集》(8卷)、《毛泽东军事文集》(6卷)。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念奴娇·鸟儿问答》是毛泽东于1965年秋创作的一首政治寓言词,通过鲲鹏与雀儿的对话,概括了中国共产党与苏联现代修正主义者之间的大论战。词作批判了修正主义的软弱与妥协,弘扬了革命者的远大志向和斗争精神,展现了毛泽东对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深刻思考和对革命事业的坚定信念。这首词在艺术形式和思想内涵上都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念奴娇·鸟儿问答》是一首政治寓言词,通过鲲鹏与雀儿的对话,概括了中国共产党与苏联现代修正主义者之间的大论战。词作批判了修正主义的软弱与妥协,弘扬了革命者的远大志向和斗争精神,展现了毛泽东对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深刻思考和对革命事业的坚定信念。

2. 写作手法

借代:以“土豆烧熟了,再加牛肉”借代赫鲁晓夫口中的“福利共产主义”。1964年赫鲁晓夫演说,将共产主义归结为“一盘土豆烧牛肉的好菜”,词中借此辛辣讽刺其对共产主义的错误定义,批判苏联修正主义的荒谬理念。化用:化用《庄子・逍遥游》典故。“鲲鹏展翅,九万里,翻动扶摇羊角”源自庄子对鲲鹏的描写,原典中鲲鹏凭借旋风高飞九万里。词里以鲲鹏象征正义革命力量,蓬间雀源自“斥鷃”,象征短视怯懦势力,古为今用,贴合时代背景。象征:“鲲鹏”象征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拥有远大理想与强大力量,能无畏面对国际挑战。“蓬间雀”象征苏联修正主义者,面对革命斗争惊慌失措、胆小短视。“仙山琼阁”象征苏修追求的虚幻目标,背离真正的共产主义理想。

3. 分段赏析

上阕起笔不凡,径直描绘鲲鹏振翅,翱翔九万里,于天地间上下翻飞的雄姿。此处巧妙化用《庄子・逍遥游》里的鲲鹏意象,古意翻新,另有所指,足见诗人对古典文化的深厚造诣,以及化用经典为我所用的高超技巧。随后,诗人借鲲鹏视角,背负浩渺青天俯瞰大地,尘世中大城小城星罗棋布。此时,诗人仿佛与鲲鹏融为一体,尽显大气磅礴、吞吐风云的豪迈气魄,恰似“四海翻腾云水怒,五洲震荡风雷激”所展现的壮阔景象。而现实中,世界革命浪潮汹涌,全球范围内正经历大动荡、大分化与大改组。1963至1965年间,毛泽东接连发表六个声明,坚定支持世界革命人民的正义抗争,彼时世界人民为争取解放与自由浴血奋战,“炮火连天,弹痕遍地”正是这一激烈斗争的真实写照。在这般风云变幻中,鲲鹏从容不迫,于长空纵横,尽显沉稳壮志;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蓬间雀,被眼前的激烈局势吓得魂飞魄散,惊惶失措地叫嚷着“怎么得了”,慌不择路地逃窜,丑态毕露。下阕承接上阕蓬间雀的惊惶之态,诗人顺势发问:这胆小的雀儿到底要逃往何处?由此引出鲲鹏与蓬间雀的对话,整个下阕皆以问答形式层层推进。蓬间雀先是回应,声称要奔赴那虚无缥缈的蓬莱仙境,诗人听闻,以充满讥讽与调侃的口吻,暗示世间根本不存在如此虚幻之地。蓬间雀仍不知羞耻,继续炫耀道:你难道不知道吗?去年秋夜明月高悬之时,我们签订了三家条约。此处的三家条约,即1963年7月至8月间,苏联与美国、英国在莫斯科签订的《禁止在大气层、外层空间和水下进行核试验条约》。紧接着,诗人笔锋一转,用戏谑的笔触写下“还有吃的,土豆烧熟了,再加牛肉”,对赫鲁晓夫进行了辛辣的嘲讽。1964年4月1日,赫鲁晓夫在匈牙利布达佩斯电机厂发表演说,竟将他所谓的“共产主义”简单归结为“需要有一盘土豆烧牛肉的好菜”。此后,“土豆烧牛肉”式的共产主义沦为笑柄,成为中国人讽刺“苏修”的典型用语与口头禅。

4. 作品点评

从词中,我们能深切体悟到,毛泽东秉持的哲学观念是何等强烈——忧患与人生相伴相生,世间并不存在虚幻的仙山琼阁。在他看来,唯有不懈奋斗,方能开辟光明前景,唯有投身奋斗,才能收获真正的快乐。连天的炮火,只会吓倒那些在帝国主义面前卑躬屈膝、胆小如“蓬间雀”之人。而如鲲鹏般志存高远,扶摇直上九万里的无畏者,正欲翻转乾坤,重塑天地。

展开阅读全文 ∨

作品评价

# 毛主席最善于运用古典,正用,反用,廓大,引申,驱使某一典故在人们联想中所形成的印象,为作品的主题服务。《鸟儿问答》这首词,全篇借用庄周《逍遥游》中关于大鹏和斥鹦的寓言,形式上好似一个派生的小故事,但内容意义则完全不同。庄周的原意在于泯灭现实世界的“大”“小”差别,追求其所谓“无待”的“逍遥”这当然是唯心的妄想。……毛主席抛弃了原故事的唯心思想,却利用了庄周所虚构那“大”与“小”的强烈对比,用形象化的语言,突出地描绘了革命者视野之广阔,志向之远大,又尖锐地讽刺了修正主义者和投降派的渺小、短视、怯懦与庸俗。

现代中国现代社会活动家赵朴初《毛泽东诗词大观》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近现代·毛泽东《采桑子·重阳》

下一篇:近现代·毛泽东《七律·和柳亚子先生》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