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寰球":小小的地球上,
# 寰球:这里指地球。
"有几个苍蝇碰壁":有那么几个国家,像几只碰壁的苍蝇。
"嗡嗡叫":嗡嗡的叫唤,
"几声凄厉":貌似声色俱厉,
"几声抽泣":又像哭泣声一样。
"蚂蚁缘槐夸大国":这些国家好比那大槐树下的蚂蚁一样吹嘘自己的国家有多强大,
# 夸:吹嘘。,蚂蚁缘槐:唐李公佐《南柯太守传》,有个叫淳于棼的人,一天喝醉,梦见自己在“大槐安国”当了驸马,做了南柯郡太守,醒来才知是梦。后来他在屋后发现一个白蚂蚁穴,还建有王城,原来这就是“大槐安国”。缘:好比。
"蚍蜉撼树谈何易":却不知道他们的所做所为,就像蚍蜉撼大树一样可笑。
# 蚍蜉撼树:唐韩愈《调张籍》,“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蚍蜉:大蚂蚁。在这里指霸权主义国家。
"正西风落叶下长安":现在就如同秋风扫落叶一样,那些反动势力正在走向衰败,
"飞鸣镝":而我们正义的力量如同飞驰的响箭,势不可挡。
# 鸣镝:响箭,汉时匈奴冒顿单于用来发号施令。
"多少事":多少人世间的事,
"从来急":都是急忙忙地匆匆而过;
"天地转":天地不断旋转,
"光阴迫":光阴紧迫。
# 迫:紧迫。
"一万年太久":要等一万年后才等来胜利,实在是太久,
"只争朝夕":我们要抓紧时间,力求主动,只争朝夕。
# 朝夕:一早一晚,这里指一天。朝:早上。
"四海翻腾云水怒":四海之内云水在汹涌翻腾,仿佛满含愤怒,
# 四海:指全国范围内。
"五洲震荡风雷激":五洲大地风雷在剧烈震荡。
"要扫除一切害人虫":我们要消灭所有危害人类的败类,
"全无敌":我们的力量是战无不胜的。
现代世界历史中最重要的人物之一
毛泽东(1893~1976),字润之,笔名子任,湖南湘潭人。马克思主义者,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理论家、军事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开拓者,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袖,近代以来中国伟大的爱国者和民族英雄,中国共产党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创立者。毛泽东的诗词笔力雄健,气势磅礴,意境开阔,景物明丽,富有哲理。作有诗词《卜算子·咏梅》《沁园春·雪》《七律·长征》等。主要著作编入《毛泽东选集》(4卷)、《毛泽东文集》(8卷)、《毛泽东军事文集》(6卷)。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反帝反霸题材的词。全词始终贯穿反帝反霸、捍卫马列主义和无产阶级国际主义的思想意志,彰显出坚定的斗争信念与崇高的国际主义精神。
2. 写作手法
比喻:“作者将国际上那些猖狂‘反华’,群聚起哄的丑类视作嗜腥逐臭、见缝下蛆的苍蝇”,将“反华”丑类比作“苍蝇”,生动形象地表现出作者对他们的鄙夷、厌恶之情,突出其渺小、可鄙的特点。夸张:“小小寰球”运用了夸张的手法,在浩瀚宇宙中,将地球夸张地形容为“小小”的,凸显出作者广阔的视野和雄伟的气魄,为后文将“反华”势力比作苍蝇等渺小之物做铺垫。化用:“正西风落叶下长安”化用唐诗,原诗的意境与词中所描绘的霸权主义者的处境相契合,通过化用,生动地渲染出他们如秋风中落叶般萧条凄凉的处境,增添了词的文化内涵和艺术感染力。用典:“蚍蜉”句化用唐人韩愈“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的诗句,赋予其新的含义,形象地嘲笑了国际“反华”势力对中国进行诽谤等行为,如同蚍蜉想摇撼大树一样,是不自量力、愚妄可笑的。寓情于景:“正西风落叶下长安”一句,通过描绘西风劲吹、落叶飘零的景象,不仅写出了自然环境的萧瑟,更将作者对霸权主义者的嘲讽、批判之情融入其中,让读者感受到作者对其衰败命运的不屑与快意,达到了情景交融的艺术效果。
3. 分段赏析
上片以“小小寰球”开篇,气势磅礴,境界雄浑壮阔。在广袤无垠的宇宙之中,地球不过是一颗渺小至极的行星。这种将宏大的地球进行空间上的缩小处理,展现出作者自青年时期便拥有的雄伟气魄以及能包容日月星辰的广阔胸怀。既然地球都如此渺小,那几个碰壁的苍蝇就更是微不足道了。作者把国际上那些疯狂“反华”、聚众闹事的丑类比作嗜腥逐臭、见缝下蛆的苍蝇,字里行间满是鄙夷、轻蔑、厌恶与嘲讽之意。将“苍蝇”的数量限定为“几个”,生动地描绘出他们虚张声势、孤立无援的窘态。“碰壁”一词,既象征着他们逆历史潮流而动的愚蠢行为,又暗示了其必然失败灭亡的命运,庄重与诙谐相互映衬,妙趣横生。作者仿佛置身于天宇苍穹之上,俯瞰着尘世,以沉稳、傲岸、泰然的姿态冷眼旁观,看那些“苍蝇”如何上蹿下跳、表演闹剧,妄图成气候。“嗡嗡叫”这三句承接“碰壁”而来,通过声音来刻画其神态,用听觉形象丰富了视觉形象,活灵活现地展现出那些“苍蝇”喧嚣鼓噪、声嘶力竭,却屡屡碰壁、折戟沉沙,陷入穷途末路、只能躲在角落里哭泣的无奈模样。“蚂蚁缘槐夸大国,蚍蜉撼树谈何易”这两句,依旧运用夸张和比喻的手法,巧妙化用典故并加以引申发挥,勾勒出霸权主义者可鄙、可惜、可厌、可笑的丑恶嘴脸。“蚍蜉”句化用了唐人韩愈的诗句,还赋予了新的含义,嘲讽国际“反华”势力对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中国的各种诽谤、中伤、诋毁、讹诈行为,就如同蚍蜉妄图摇撼大树一样,是自不量力、愚妄可笑且枉费心机的。尽管苍蝇、蚂蚁、蚍蜉们曾经嚣张一时,但秋风已起,枯叶飘零。这些虫豸们气数已尽,末日即将来临。“正西风落叶下长安”化用唐诗,进一步渲染了霸权主义者萧条凄凉的处境。而此时,我方声讨他们的响箭正呼啸而出。“飞鸣镝”这三个字简洁有力,声情并茂,形象地比喻我方反击赫鲁晓夫集团的批判文章如同响箭一般,风驰电掣、腾空疾飞、锐不可当,同时也为词的下片做好了有力的铺垫。词的下片将写景、抒情、议论完美融合,热情洋溢地歌颂了风起云涌的世界革命,风格雄浑壮丽。“多少事,从来急;天地转,光阴迫。”四个整齐的三字短句,笔力刚劲雄浑,仿佛铜板铁琶弹奏出的急促节奏,铿锵有力;又似黄钟大吕发出的巨大声响,洪亮悠长。作者站在历史、时代和宇宙的高度来审视这场论战,通过时空的急速变化相互映衬,展现出一种力挽狂澜的非凡胆魄、一种义无反顾的坚定决断以及一种急昂奋进的昂扬斗志。“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明确指出了这场论战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在事关大是大非的原则问题上,必须要积极抗争,不能消极等待历史作出结论,而应该主动迎接挑战,争取时间,以推动世界革命的历史进程加速发展。当时,国家要独立,民族要解放,人民要革命,这已经成为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四海翻腾云水怒,五洲震荡风雷激”这一联正是对当时世界革命形势的艺术概括和充满乐观的展望。它生动地描绘出世界范围内革命浪潮汹涌澎湃的景象,展现了作者对世界革命前景的坚定信心和积极态度。
4. 作品点评
这首词上下片衔接自然,结构大开大合、跌宕起伏,在艺术上独具特色,尽显雄浑刚健的豪迈气概。
# 毛泽东和词为批判特色极强的形势舒怀。“敌情”观念强,蔑视情绪重,将词当成了一篇战争檄文整首词洋溢着快人快语的激愤,在委婉含蓄风上稍逊色于《沁园春·雪》。
现代作家臧克家